沉默流行病,讓你有口難言嗎?
每週五分鐘,掌握實務技巧,讓你從容應對職場事務!
【前言】
日安,我的朋友,我是石頭哥。又到了準備年後轉職的季節,你是如何挑選一家適合你的公司待下去呢?
薪水高、離家近、工時短,最好在家上班嗎?是啊,特別是Covid-19後疫情時代,職場的版圖已經出現巨大的裂變了,你注意到了嗎?想想看,對你來說什麼事情是最重要的?
實用指數:★★★★
推薦書籍:《心理安全感的力量:別讓沉默扼殺了你和團隊的未來》、艾美.艾德蒙森、天下雜誌出版
適合對象:想年後轉換跑道的職場人;剛晉升的的菜主管;想讀讀文章了解一些格鬥場生態的在校生。
【企業內,保持沉默的痛苦很常見】
我相信你一定同我一樣,曾有過這種不愉快的經驗:就是你發現不對,提出了問題,卻被主管打槍。或者,直接回你,你行那你來做。從此,你就得了『沉默流行病』,只要碰到這個主管,你就會保持緘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讓我們來看看『沉默流行病』會造成企業什麼損失:
【Lesson Learned: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災難事件】
2003年2月1日,美國NASA太空總署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經歷了一場重返地球大氣層的災難事件,七名太空人全部罹難。
原因:有話說不出口
兩個星期前,有位名叫羅查的NASA工程師看了太空梭發射當天的錄影片段,發現太空梭機翼有顆粒狀移動點,他想尋求主管協助.....但是他的老闆認為這是不必要的。
一個星期之後,太空梭失事,美國廣播公司在報導這項調查時,詢問羅查為什麼沒有在會議上發言。他回答說:『我在組織中的位階太低了,而專案負責人就高高地在這裡』,他的手高舉過頭頂示意。
我們都認得這種現象,知道為什麼他的手會自動比畫出那條令人望之興嘆的垂直梯子。羅查的陳述反應了對許多員工來說,明明有話要說,卻覺得自己實際上不能把話說出來,這真的讓人心裡很難受。同時,需要聽取和得知情況的高層,往往看不見因自己而起的消音效果。
其實,在知識密集的時代,企業光是找到優秀聰明能幹、企圖心強的人才進到公司,仍然不見得能產生高績效,必須要讓聰明又有企圖的人不怕犯錯的把知識用出來、能卸下心防合作,靠高效率的協作、共創,才能不斷為公司組織創造榮錦!
開創組織『心理安全感』研究先河的哈佛艾美教授,進行大量研究證實了:企業之所以會沉淪,往往不是受創於外在的挑戰,而是源自於內部無法讓員工願意勇敢建言,使得每個人都有機會開發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結論】
你,就是自己職涯的CEO。看完上述事故,你學到什麼呢?如果你是求職者,面試時嚐試拋出問題了解你未來的主管如何面對不同意見的做法,再決定是否帶槍投靠吧;如果你是一個菜主管,想盡速跳到職涯層峰的話,就:打造勇敢建言的組織文化,讓勇於發言成為常態,將心理安全感制度化。
最多人看的,TOP 5點閱率,你看了幾篇?
領導力修煉:從說一個好故事開始!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5203/
領導力修煉:第一講,如何確立你的人生願景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4102/
困住你的,常常不是問題,而是「框架」!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73144/
職場新鮮人,如何刷出你的價值感?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73603/
星巴克CEO,教會我的事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5281/
暑期實習心得:用實作,驗證理論!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95013/
本文章發表於:工作。實習。打工心得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