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黑鑽定律:哈佛頂尖1%人士成就卓越的祕密
하버드 상위1퍼센트의 비밀:신호를 차단하고 깊이 몰입하라
作者:鄭周榮
書籍詳細資訊與購買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0623
(感謝圓神出版社的閱讀邀請)
這本書雖然書名很工具,但書內容其實是勵志書,所以很適合,喜歡閱讀激勵故事、偉人傳記等方式激勵自己的人,很適合閱讀這本書,裡面透過名人們的經歷,來說明,你若想達到你理想的樣子:
你要學會遮蔽信號+ 特定領域深入了解
看完這本書,我自己的解讀是:
這個世界紛紛擾擾,我們不習慣跟自己對話,我們比較容易直接聽取這世界給我們的回饋與建議,也就是,接受了這世界發給我們的各種訊號,正反面都有。
不管是正反面的訊號,太依賴都不好,因為你沒了自己的開關,只能一昧地接收,像是,「鼓勵」讓你有了動力,但是「批評、不看好」讓你沒了信心。
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在這世界學習與研究,沒有對錯與好壞,只有適不適合自己的狀態
得到糟糕成績的學生們被負面環境的信號給包圍著,他們越確認學校並不是讓自己成功的合適場所,更使他們陷入惡性循環,從競爭中被刷落。(...)在答題之前就先想著自己解不出來。
近期的學習課程中,有一個最大的收穫新認知:這世界有利於「視覺」人的世界,但我們其實還有「聽覺」與「觸覺」型的人;所以在現在的讀書方式,視覺型的人很有利,而觸覺型的人很弱勢,因為他無法單純從課堂上黑板上的文字去學習,他需要親身體驗,才能有效吸收一個知識。
但現在的環境,無法讓我們辨別這樣的差異,直接以結果定論:聰明與笨蛋。
這為什麼,在過去讀書就有機會翻轉世界的世代、靠填鴨式考試的時候,「視覺型」的人佔了很大優勢,但是隨著現在的多元學習、工作環境、產業變動,你會發現,有些人在考試成績上,或許無法很突出,但是出了社會,找到自己的興趣或熱情所在,發揮出來的潛能更令人驚艷,因為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後,那一句「鼓勵」或「讚美」 ,都是無窮的動力。
2. 贏者詛咒:當你是靠著正面訊號前進,當訊號減弱或是不見,會沒了方向
中段學生所帶有的自卑感,竟然能夠成為頂尖學生感到優越感的燃料,特別是這種優越感信號比起以往明顯時,頂尖學生們的成績會顯著的躍升。
在菁英學生的穩定性、優秀的達成率背後,隱藏的是懼怕。沒有經歷過成功以外的事情。無法成功的預感,讓這些孩子們心生懼怕,失去方向,令其挫折。
看到這一句話,也說明了大學時,老師分享的「贏者詛咒」;在出社會前,我們有成績可以評斷,自己好不好,也就是有很明確的比較與排名,所以在這樣的比較下,原本有優勢的人,會表現更好,因為收到了更重正面的肯定信號。
但是,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很多很會讀書的人,出社會後,會開始迷失自己,因為以往,他不是有意識地接收這些信號,而是哪邊有信號、就往哪邊去,因為那是很自在的環境,但當把這些信號都拿掉,沒有了明確的成績單,甚至接受到更多不同國家、不同學校的頂尖人才,發現自己沒了「優越感」的燃料,沒了動力,也可能沒了自己。
3. 有時候不是因為沒有才能,而是因為害怕當一個特別的人
最悲慘的『才能均衡』。
我們很希望獲得成功者的成果,但不一定能夠享受或接受那「獨特」的過程。
過去的經驗,現階段很多很厲害的人,在小時候,他們都像是「怪胎」一樣的存在,有著自己的執著與專注的領域。
但是,當你能繼續堅持你的專注與執著,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因為人的本性,「從眾」、「期待被社會接納」,所以不少人忍不住這樣的孤獨感、特別的眼光與關注,他們寧可自己「平凡一點」,學習大家所學習的、做大家都在做的,變成了悲慘的「才能均衡」的平凡人。
4. 你接收了並允許轉譯的信號,才能影響你!
環境信號,必須要認為是發送給自己的,才能發生影響力。
這社會有很多信號,但需要你接收了並轉譯,那才對你有影響力,就像是,早餐店的阿姨,如果一直叫「美女」,你若聽到但不認為是發給自己的,你還是不會轉頭,不會產生效應(誤)。
這個世界,有太多批評與負面訊息,你可以選擇全部聽了往心裡去,但也可以選擇一笑置之,重點在於,你能不能控制自己心中的「接收器」或是「轉譯器」的開關。
我自己的方式是:你需要有自己的信念,清楚自己的價值觀,了解什麼對自己是最重要的,當你有這些認知,你就知道,面對一些訊息,是要接收還是直接忽視。
5. 選擇環境,改變信號來源
人類只有在被自己的光芒照耀時,才會下意識地認同其他人也有機會像自己一樣發光發熱。
若這些負面信號,就像是一個塔台或是有輻射危險的污染源,雖然我們可以一直穿著防輻射衣保護自己,但有更直接的方式,就是離開那個場合,找一個或是一個創造一個,可以為你創造正面信號的環境。
例如,若你發現身邊的朋友、環境,看到你認真學習時會取笑你,有時候不需要跟他們爭辯,而是更有效的方式:找一群跟你有一樣目標的人,一起學習。
有時候不是這一群人故意發出負面的信號影響你,而是他自己也尚未接受過、看過光芒,所以他們無法理解,你為什麼想要發光發熱,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可以站在偉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因為他們曾經充滿光芒,所以他們可以認同你的想法與動機。
6. 累積能力、深入理解,這過程你需要「信念」,與身份認同
如果你心中一直都沒有最重視的事物,那麼平凡的信號就會使現在的我們平凡,未來也會繼續平凡下去,一如既往。
很喜歡之前閱讀【原子習慣】中寫到的,若你一直告訴自己「我就不會唱歌」,即使你擬定了在完整的學習唱歌計畫,都很有可能半途而廢,所以你要改變的,不是計劃,而是自我的身份認同。
分享了以上的觀點後,書中有些實際的方式,讓你學會屏蔽負面信號:
第一步 - 找一個你有興趣的專業/領域/一堂課,然後試著深入理解這個專業:
1. 提供資料來源的教授/KOL所提出的主張是否符合邏輯?
2. 你同意這個資料來源所提到的內容嗎?
3. 這些資料的共通點為何?
第二步 - 改變信號:
1. 簡略寫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價值:像是家庭關係、友情、熟練的演奏樂器等
2. 用一小段文章簡述原因:闡述價值觀。
透過這樣,創造屬於自己的堅定信號。
第三步 - 創造屬於自己的信號:
跟自己對話:
「世界上成功的模樣很多,有人認為可以有美滿的家庭與穩定的工作就是成功,有人認為要賺很多錢、年收超過千萬才叫做成功,有人認為可以幫這世界改善一點,例如海洋變乾淨、降低塑膠使用,那就是成功,有人認為能夠將教育帶到更多偏僻的地方,那就是成功
那你自己,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呢?」
你的價值觀是什麼呢?工作/你想做的這件事對你而言是什麼呢?你有機會讓這社會、世界變得更有意義的話,你認為會是怎樣的方式呢?跟你目前想做的事情有怎樣的關聯呢?
閱讀這本書,有個提醒:倖存者偏差。
書中的很多例子,都是作者透過二手資料轉分享的,而非直接一手的數據資料、採訪,這中間可能在不同描述者中,都有可能有加入投射、誇飾、其他註釋、解釋、說明等,寫的可能是他們成功的一個元素,但還有很多時空背景等因素需要考量。
重點還是,抓到原則,執行!畢竟這是一本勵志書,透過故事,即使誇飾了一點,但只要有激起你的一點動力,那他就有價值了!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2 則回應
匿名
2020-10-30 23:44 #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11-17 22:25 #2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