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不善社交的內向人,怎麼打造好人脈?:矽谷人不聚會、少出門,也能與人高效連結的「關鍵人脈術」
内向的な人のための スタンフォード流 ピンポイント人脈術
作者:竹下隆一郎
書籍詳細資訊與購買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0579
(感謝采實出版社的閱讀邀請)
在一些經驗下,我發現,我自己其實比較偏向:「外向型的內向人」,主要是因為,我雖然在過往經驗中,我可以為了明確的目標,努力跟不熟悉的人交流、參加各式各樣的聚會,但老實說,活動一結束,我需要雙倍的時間來恢復我的精神,所以當現在,可以更具有自己生活自主權時,我比較多的時間待在家、閱讀。
閱讀這一本書,發現,為什麼沒有在創業一開始時就看到這一本書!!很實在的手把手教學!重點是,顛覆了我的迷思:
誰說朋友/人脈要多,有關鍵人脈就夠了!用內向人的方式,打造自己的人脈圈!
那到底什麼是「關鍵人脈」呢?
我自己的理解是:
一開始不是因為利益導向認識的人,而是在彼此喜歡的場域,例如興趣、嗜好、活動中,認識的人,並很聊得起的人。也就是內向人中定義,可以自在聊天的朋友們。
很認同書中提到的,過往為什麼會有一種迷思:「人脈越多越好」?也就是書中稱為的「人脈怪獸」,主要是因為,過去的社會資訊不透明,所以當你的人脈越廣越多,你獲得資訊的機會就越大,而這樣的資訊可能幫助你的工作、職涯發展等。
但現在這樣的「認識多人=資源多」的時代已結束,因為:
1. 社群媒體的發展,自己也能透過網路、社群、各式各樣的活動,找到自己「想見到的人」,並建立人脈;
2. 網路革新下,只要一個人或是少數人,組成的小團隊也能進行工作、合作、創業。
所以,內向人不再因為需要接觸大量陌生人,才能讓自己的職涯發展更好,而有機會透過不一樣的方式,找到關鍵人脈,塑造自己的人脈網。
這也延伸發展成這社會的四大潮流:
1. 逆金字塔型的人脈
A. 更多想法或是資源,來自於第一線員工,透過他們面對客戶的觀察,創造共同需求,進而協助企業做出更適合當下時空背景的策略
B. 過往都是靠著大老闆的人脈,現在更多的合作更多元,有機會透過不同活動、不同機會中認識的關鍵人脈來促成。
2. 個人活動不斷出現
A. 人脈扁平,也更民主化,每個人都有機會說出自己的觀點、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B. 人才流動變化大,一個人待在同一家公司的時間會逐漸縮短,所以不再像過往的方式,透過職稱、企業名稱、名片來認識一個人,而是透過更多元的活動場合。
3. 溝通加速
這一點在新冠肺炎更明顯了,實體見面的狀況降低,透過視訊或是通訊軟體的使用,再也不需要大量的面對面也能進行溝通,這對內向人來說真的是大福利!畢竟每次跟不熟的人溝通,都是消耗自己的能量啊!!
4. 享受「家中時光」的改革
因為溝通方式更多元,所以有更多方式「工作」,即使在大公司,也可能遠端進行,或甚至自己創業、成為個人工作室、當網紅,透過更多元的方式來獲得自己理想的生活,這時候就有更多機會,來享受「家中時光」,因而有更多時間跟自己相處、跟家人生活,進而「內向人」最喜歡的充電模式!
因為以上的變化,我們有更多元的工作模式,所以再也不需要一直勉強自己去迎合別人:
一來是,徒增壓力,負面迴圈產生,沒有效率;
再者,網路的社會「流動性」很高,選擇也更多元,你是有機會選擇跟自己喜歡的人合作,更輕鬆因而更有效率!
所以,到底要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人」?怎麼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這個人?如何打造自己的關鍵人脈?以下7大招:
1. 先找到7個你目前「喜歡的人」
寫下來這7個人,同時列下他們的特點,就能大概看出,他們有什麼共同的特徵,讓你喜歡他們,進而了解自己的喜好。
2. 透過一個人的口頭禪,分辨是否值得深交
一個人的口頭禪,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心、思考習慣,例如遇到那種,面對別人的提議總說「好啊,但是...」,這種人就要特別小心,很可能是被動攻擊性人格,長久相處,是很讓人洩氣的。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過往的經驗,列出一些自己的感冒/地雷「口頭禪」,讓自己可以更會看人!
3. 不交換名片就開始對話
先讓對方說出自己想說的話,這樣有機會更了解對方實際的樣子,也可以因而觀察,對方是不是你喜歡的人的類型,再加上,現在社群軟體盛行,若真的想聯絡,再加個社群帳號就可以了!
但不知道要聊些什麼好?
書中直接幫忙列出超實用話題:
A. 工作或研究題目
不是要你說出公司名與職缺名,而是分享你在工作上特別有熱情的內容,或是產業課題,並進一步說明打算怎麼解決。
B. 食物
店家、招牌菜、特色等
C. 自己想詢問對方的事
至少有3個方面可以問:
a. 有趣的書、電影等
b. 遇到一些職涯上的問題,詢問可以怎麼做決定
c. 幫問一些小朋友/後輩們遇到的困擾
通常大部分都會很願意提供建議與觀點,進而有聊天的話題!
4. 找到自己專屬的「商務教練」
從自己的關鍵人脈中,找出適合自己的「商務教練」,付費與特定時段,更有質感的對話,有助於進行跟過往不一樣的且更深入的對話。
5. 用抽象問題跳脫同溫層
將話題提高抽象度,讓對話更多元,一開始若不習慣,可以藉由閱讀報紙、看書、對談中,累積「口袋關鍵詞」。
6. 善用「紙筆」對話,溝通更深刻
應用實際物體,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使用便利貼寫出想法,這也是一個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方法。
7. 結交「痞子」帶來突破創新
這邊的「痞子」指的是想法比較破壞性,不墨守成規,透過這樣的對話,可以加寬自己的想法,讓自己都比昨日的自己,再進步一點、不同一點!
透過這樣關鍵人脈,可以帶來怎樣的好處?
1. 自由設計自己的經歷
不需要被「公司」綁住,過往因為只有名片上的稱謂,能證明自己的能力,現在因為網路,只要上傳與分享自己個人經歷、觀點、分析、作品集等,就有機會獲得工作,不再受「人脈圈」決定一切。
2. 新專案順利進行
因為關鍵人脈中,你不再被利益、工作業務等綁架,你可以更自由參加自己想參加的活動、認識不一樣產業的人,所以當有專案進行的,這些關鍵人脈,都有可能成為助力。
3. 改變組織
若在公司內部,也有可能透過這樣的關鍵人脈,不一定要是直屬主管,來達到你原本在努力的目標。
基本上看完這本書,我自己最大的收穫是:
1. 害羞的內向人也沒關係,我們不再需要強迫自己跟很多自己不熟的人當朋友,我們不再需要擔心,因為認識的人不夠多、不太參與一些社交聚會,就會錯過機會,因為我們可以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交朋友。
2. 人與人之間,很難完全理性判斷,所以在選擇喜歡的人時,適度相信自己的觀察與直覺!
3. 每個活動、每個話題,都有可能開啟相聚、相識、變成朋友的契機,當下專注在活動或是話題討論,不需要一直強迫自己認識新朋友,反而有機會在共同興趣下,交到真的好朋友,成為你的關鍵人脈。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 則回應
匿名
2020-11-29 02:57 #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