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從面試官的角度出發,想法真的會不一樣
加入公司一段時間之後,開始有機會能以面試官的身份坐在另一端參與面試。當你坐在對面的時候,才發現面試官跟求職者在面試這段時間裡想的事情真的很不一樣。
接下來這篇文章,我會從公司面試工程師職務的流程作為開頭,並分享兩個實際的案例來討論:為何這些經驗豐富的求職者,在證明自己堅強的硬實力之後還是慘遭滑鐵盧,並在最後附上一些討論與建議。
以平時招募工程師的程序為例,有以下四大關卡:
1. CV Screening
2. Recruiter Interview
3. Department Interview:
3.1 Hiring Manager Interview
3.2 Technical Screening
4. Onsite Interview
4.1 Value Assessment
4.2 Programming Interview
4.3 Operations & Architecture
4.4 Meet with the team
(P.S.有些公司會在履歷提交之後發線上coding challenge,或是要求在時間內完成一個小型作業,並依據質量來決定是否進入下一關。每間公司流程會依據申請的崗位不同而有對應的程序,這邊我以目前所體驗過的為主)
每一輪面試完,面試官都會要提交面試的筆記,作為後續所有面試官們的討論依據。在所有人面試都結束之後,所有面試官會開會討論求職者的優點跟不足的地方,並會深入探討有沒有觀察到red flag的狀況。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最常聽到的都是求職者在技術面試過程中,技術能力到位但卻在溝通、表達以及協作能力上有問題。
舉例來說,我們很常遇到滔滔不絕卻不著邊際的回答,剛開始面試官會善意告知求職者我們想要更精練的回答,並且鼓勵求職者不需要緊張(ex: Hey Jeff, I think you are doing good and on the right track. And we would recommend you sharing the experience in a concise manner.)。但如果經過提醒還是維持原樣的話,面試官通常會覺得在聆聽能力和跟協作能力不到位。你可以想想,面試官也會希望未來的同事能真的聆聽意見並舒服地一起工作吧。
有的時候,誠實也是一種優秀的軟實力。例如有些求職者在遇到不會/熟悉的領域時候,為了不想要漏氣,而企圖把似是而非的概念像機關槍掃射般地回答,並且在面試官靜默的時候用滔滔不絕的口條來填補空洞且單向的對白。從面試官的立場來看是一件很困擾的事,我們一方面要快速地記下重點之外,還必須要從回答中梳理出哪些是對方真的知道,哪些是不知道。我想沒有人是知道所有的事情,這時候如果求職者以誠實地說明自己沒有經驗,面試官們反而會很感激,因為我們知道求職者的誠信是可以依靠的,並且還可以透過其他領域的問題來更了解對方的強項。畢竟,你不知道的東西再怎麼問也還是不會有結果,不如針對你履歷上的經驗更加深入地挖掘經驗到什麼程度。
我經常考察工程領域求職者的溝通能力,下面我分享一個最愛問的題目:
假設我沒有任何技術背景,您能夠從您熟悉的技術領域中,用簡單的話把這個複雜的概念講解給我聽嗎?
這個問題的目的除了想真正知道你對技術了解到什麼程度,也可以衡量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是否能站在對方角度思考,作為軟實力的評估。所以看起來是技術相關的問題,其實隱含很多軟性的面向。至於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呢?因為你在公司內不會只跟同部門的人相處,也有許多跨部門的專案要協作,當你遇到一個問題需要不同背景的同事一起腦力激盪的時候,能否把問題用簡單且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會是讓大家和你一同協作的重要開始。
接下來我想要分享兩個技術能力達標、產業經驗豐富,但最後卻還是被大家否決的案例作為參考。
來自泰國的Tim在產業上都有足夠的經歷,在技術上也都到位。然而,每個面試官的筆記都提到同樣一件事:聽不太懂他的英語表達方式,有時候會在奇怪的地方突然斷句,必須要去猜想他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並且來回澄清。一來一往的確認導致時間被佔據,其他要評估的領域沒有足夠的時間討論。因為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持Tim是否具備我們所需要的知識,因此其他有被完整評估且達標的求職者就順利成章地擠下Tim往下一關前進。
我們知道不是每個求職者都是英文母語人士,自然不可能說的向native speaker一樣流暢。可是,大部分跟你競爭的人也面臨一樣情況,並且都做足了準備把自己非母語的語言練習到能流暢溝通,因此你不練習,那機會自然給都願意下苦工努力的人。
來自土耳其的Markus有在網路上撰寫過多篇技術文章,並且也在不同conference中提供多場keynote speech。所以在表達能力上時超越平均水平,而且在技術面試的時候他的表現是非常的好,總是能夠深入淺出地讓人理解技術問題的核心,以及他所提供的解決方案。然而令人驚訝的是,當Hiring manager透過行為面試的問題來挖掘他是否符合同樣核心價值觀時,他形容例子的過程中使用了許多非常強烈的詞語,
例如:
Hiring Manager: 請你分享一個跟同事之間意見不合的例子,你怎麼處理跟面對這個情況?
Markus: 如果技術上我的意見是正確的,我會很直率地據理力爭並且直到說服對方為止,如果對方的想法有道理但不是很正確,我還是會讓他知道我是對的。
Hiring Manager: 那你認為據理力爭會對團隊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Markus: 不會有太大影響吧?技術上的東西沒有太多模糊空間,不是0就是1。
Hiring Manager: (zzzzzzz….) 瞭解。
尤其是在主管的管理方式上,要求自己的主管一定要採取特定的管理模式,不然團隊一定會完蛋。
因此最後,Markus被拒絕了,因為Hiring manager雖然認同他的技術水平,但也很擔心這個人會不會成為搗亂團隊氣氛的不定時炸彈,甚至成為團隊裡的毒藥。基於這樣的隱憂,只好忍痛刷掉Markus。
“While the candidate seems interesting and knowledgeable, his strong opinions and insufficient self-evaluation make me think that he can be a toxic team member, therefore I go for a No.”
– Hiring Manager
有自己的意見直率地表達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苦澀的意見,也可以用糖衣做適當地包裝,包裝成人蔘口味的馬卡龍端上桌。整理來說,大部分情況是你怎麼溝通(How)的問題,而不全然是你主張什麼(What)。看到這,試著想想自己在過去的專案/團隊裡的表達風格,是讓人覺得一帖良藥,還是團隊毒藥?抑或是無可救藥?
要了解為什麼軟實力很重要與要怎麼增加自己的軟實力,可以到我們官方網站繼續看下去喔!我是硬實力工程師,錯了嗎?歐洲科技業工作心得
想了解更多關於德國職場的資訊嗎?想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到歐洲留學或工作?歐涯諮詢團隊祝你一臂之力,讓你少走一點冤枉路!現在就去看看我想在歐洲工作─新手包
給自己一次機會,一起實現在歐洲工作的夢想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