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都做不了的話,就不用想其他的了。」去年知乎 CEO 周源接受《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採訪時這樣說道。
2014 年下旬,知乎桌面端已經出現了展示廣告。2015 年 3 月,知乎和英特爾合作了知乎日報里的長文章原生廣告「這裡是廣告」系列。2016 年 4 月,知乎手機和桌面端的問答信息流中也都出現廣告了。
但10月的品牌開放日中,周源都成功地繞開了「廣告」這個詞,只在末尾含糊地提到,「能夠影響消費決策的都是知識。希望這些知識能夠影響行業、為營銷創造價值。」
但到底怎麼投廣告?找誰投?得花多少錢?除了提了一句「性價比高」,知乎商業產品高級經理胡冰在現場也沒能說清楚。
當天看上去最專業的是第三方代理團隊致趣聯媒。這個團隊已經和知乎合作已經 2 年多了。周源認為,「他們更懂廣告客戶,也還挺有創意。」
對於知乎來說,做好廣告這事情,關鍵還是要有合適的人。周源曾透露,知乎 2014 年底就啟動市場和廣告團隊的招聘。如今,這些崗位還都掛在知乎招聘的官網上。
知乎商業產品高級產品經理胡冰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去年 6 月知乎就成立了商業產品團隊。」這不是專門的廣告團隊。該部門在知乎還包括知乎 Live、圓桌和知乎書店。
--------------------------------------------------
聽到這邊你覺得知乎是不是在唬爛你?所以現在中國那邊的廣告主,只願意投給微信
因為知乎並沒有廣告部隊在執行。
要想知道廣告的目的是什麼,那必須先分析一下知乎目前的品牌現狀了。老知友們都知道,目前知乎最大的問題就是“第一批核心內容用戶”大量流失(那些曾經的知乎大V還有多少仍在知乎碼字?),要知道內容是知乎這個平台的基礎,沒有了優質的內容,知乎就變成了百度知道,甚至什麼都不是。
知乎可能為了讓平台盈利,不息地砸自己招牌,曾誇下海口的說「要做大家的好朋友」,如今為了廣告,不惜的出賣自己的用戶,知乎的平台都是「大」人物,只要大家不願意用,他的廣告頂多只能做第一輪。
對於知乎中的大V而言,知乎正式商業化之後,其利益有可能受損。
正所謂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作為問答型社交平台,知乎的優質內容嚴重依賴少數主力用戶,正是因為大V的存在,才能吸引如此多的普通用戶。與微信、微博一樣,部分知乎大V也會以軟文的方式與品牌進行合作,但知乎一直在打擊此類行為,導致少數大V退出知乎。
而知乎正式開放品牌後,廣告也會以文章的方式出現在用戶的面前。這種對發軟文大V進行封殺的同時自己發廣告的知乎可能再次面臨著大V流失的危險。與知乎不同的是,新浪微博已經給出了解決辦法,但知乎還沒有。權衡平台與大V之間的利益成了知乎需要思考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