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申請的過程得到很多幫忙,因此想分享如何準備交換的申請資料,以及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帶給大家一些有用的資訊!\n 對於美國交換生活有興趣的話,也歡迎追蹤我為交換所設的唉居帳號:@peggy.in.uconn,之後預計會發一些交換期間的心得。
今天再來更新文章,補一下前幾個月零產出。
前面兩篇關於交換動機的文章,關於為甚麼去交換1、關於為甚麼去交換2,大抵上我們是在做”說服自己”的工作,而我個人期待在這個過程中,大家能夠更釐清自己想要的東西;在這之後,我們要做的就只是把動機跟其他的事情串起來,所以我會說說書審資料怎麼寫這類的事情。
然而,這邊我還是要強調一下,如果你現在還沒經歷過想交換動機的流程,我會建議看完這篇後再回頭去思考一下,有需要的話你也可以參考一下其他人的經驗,甚至像是發霉的青春也有提到自己為甚麼不去交換,我覺得也滿值得看,可以更清楚交換有甚麼成本。
我會一直強調掌握動機,是因為我覺得知道自己想要甚麼,能夠幫助你在交換那段有限的時間裡有效利用時間、做正確的決定,比如說如果你知道大多數交換生都有選某些課,而你剛好也想多認識其他國家的學生,那麼你可能會考慮去選那堂課。另外,知道自己要去做甚麼,就能幫助自己提前準備好,或是調整心態;像前面有提到我開始會看球賽,就是因為知道外國學生根本才不管你是哪裡人,所以才想要找到共同的話題來增加互動的機會。(當然也不是讓你特意去做討厭的事情啦!我本來就不排斥看球賽,只是以前沒什麼耐心看比賽xdd)
最後,搞清楚動機也能幫助自己把交給教授看的資料寫得更好、更有說服力,以下我們就來討論要交出去的讀書計畫(需要包含動機)要怎麼構思。
讀書計畫等於是你對於當交換學生的規劃,包含短期(交換前)、中期(交換時)、長期(交換後)。首先,我們可以先把重心放在”教授想看甚麼”上面,畢竟交這些資料的最終目的是拿到高一點的分數,所以投其所好、把素材有效的呈現給教授很重要。
那教授想要甚麼?以學校的立場來看,讓學生去姊妹校交換,應當會希望學生在那邊表現得不錯,所以除了課業外,如果能多參加活動、幫學校宣傳,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另一方面,除了前面的”直接”影響外,學校也希望學生能有”間接”影響,像是回國後能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別人,或是將新的思維和行事作風帶入校園。
就這樣嗎?怎麼都跟學校或是其他人有關?我自己呢?
Well其他就是你可以自由發揮的地方囉~
基本上,個人原因只要不是太讓人傻眼的理由,我想教授都會尊重你的。再加上,想當然交換一定是對自已有好處才會去,所以提到交換對自己的益處是必須的。
而我覺得”個人因素”是前面提到的”學校層面”外,最能夠寫故事、凸顯自己的地方了;因為學校層面大家都會講,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這時候前面想好的動機就可以進場了,這部分也是幫自己留下好印象的機會。想想看,教授一個人要看那麼多份,如果你寫得毫無新意,死板板而沒有個人特色,是不可能會得高分的。Go big or go home!
就像我前面講的,特別的讀書計畫才能被記住,如果大多數的人寫”結交不同文化的朋友、練習語言”,你也這樣寫的話,教授不會記得你。所以盡量把內容寫得像故事,然後易懂、有你的個性,才有機會拿高一點的分數。
那要把個人的部分寫出自己的故事和個性,當然要先有素材,而動機就會是你的素材;從交換的原因延伸出去,交代我想做什麼事情來滿足自己的期待。換句話說,你可以這樣想:先說服自己才能說服別人。找到自己的動機之後,你才能告訴教授”我的想法是這樣,你應該給我更高的分數、高好的排名,這樣我才有機會達到我交換的目標。” (有興趣可以看看Simon Sinek的ted演講)
然而,我知道這邊有個陷阱,就像前面講動機的時候提到的,多數人沒有像”因為xxx教授,我要去那個學校交換”的強烈動機,那這時候要怎麼寫出我的不同之處?我就真的是想去認識不同國家的朋友呀!
別擔心,模糊的原因大同小異,但是你有興趣的detail不見得跟別人一樣。A跟B都想認識不同文化的人,A可能是想要藉由住在Global House、參加community的方式認識別人,B可能是想要藉由參加社團來認識別人,這樣你們就不一樣了不是嗎?這也是為甚麼之前在動機篇的時候,我建議想具體的東西,不要停留在表層的原因。
另一方面來講,如果你有看過其他學生的資料,你應該有注意到多數人會直接挑一所學校來寫,因為這樣可以強化自己的動機。同時,在你挑學校寫的時候,一來是可以對每間學校的特色有更好的理解、寫得出詳細的內容,二來是等放榜之後你會比較知道哪間適合。(像我書審就是寫康乃狄克大學)
我直接拿我的寫法為例,礙於篇幅就不講太細節的東西了。
我的讀書計畫分成兩個part來寫,先寫我的動機,再寫規劃的部份。我在動機那邊就解釋為甚麼去美國、為甚麼去康乃狄克,包括我對未來的規劃、我想在大學期間學習甚麼(盡量提自己學校沒有的東西),以及希望能在不同環境接收的刺激,所以我覺得美國東岸很適合我,而康大在各方面都滿足我的需求,所以我選擇他。
規劃的部分,我就寫交換的時候我想要參加xxx社團、選xxx課,還要多參與康大的體育活動(這是康大的特色喔)、國際事務處辦的活動,然後創一個instagram帳號分享我的生活。(<-還記得我前面有說要提到對學校有利的事情喔) 交換前,我就去上上英文的口說課、繼續當交換生的接待志工;交換後,還會參加分享會,傳承我的經驗。
話說,我真的都有在做這些事情,所以你想要的話,也可以把這個當作你實際的規畫寫。
另外提醒大家小細節的地方,你可以把這種detail的事情記下來,當作checklist來確認自己都有做到。(這是我的方法,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呈現,只要注意簡潔、易讀這兩個要點就好。)
1. 每個部分加上大標和小標,讓教授一看就知道我這邊想寫甚麼。
2. 維持版面整潔、不要一整篇都是字,教授沒時間看完。
3. 標示出重點,像是換顏色、加粗,教授會比較容易知道你想交代的重點。(但不要一篇整甚至同一個字用好幾種效果,太眼花撩亂不容易閱讀。)
4. 短中長期規劃整理成類似表格的方式呈現,然後每個分一下種類來寫,不要全部擠在一起。像是中期我就分成課程、課外活動、、、這樣的形式來寫,每一個大項下再寫一些內容描述。
5. 不要有錯字…. 都念到大學了,應該是不用提醒。
最後~~~ 在我去看了今年其他學生分享的書審資料後,我覺得他們其實寫得比我好耶xd 就可以知道這是滿主觀的東西,只能祈禱教授看到你的資料的時候,心情還不錯。但總之,還是要用心寫,無論教授給你幾分,至少盡力之後不會留遺憾。
© blink.com.tw
4 則回應
匿名
2020-04-26 02:13 #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4-26 02:25 #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4-27 23:50 #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5-01 19:26 #4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