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訪組織:Vanmoof
WHY?
Vanmoof荷蘭創新腳踏車品牌總部拜訪,從認識產品、創業故事、觀點交流到騎乘體驗,讓我看見企業與各國城市生活的相輔相成、創新的動能活力;也體會到台灣腳踏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創業至今的研發創新、品質管理、物流、人資與合作關係,都備受Vanmoof肯定)!
HOW? WHAT?
或許,Vanmoof的創立理念並非基於永續發展(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 (SDGs),然而,透過追求開發優質、耐久、保值的產品;提供客戶最佳體驗,讓腳踏車通勤輕鬆舒適不費力(Effortless);十年的產品壽命中,每次騎乘都如第一天的美好。將能讓永續城市趨勢之下,決定轉為單車通勤的人們,由高端商品、中庸價格、親身體驗開始,愛上單車的交通選項,進而間接減少汽機車汙染與碳排放。
關於產品的汰舊換新問題,近期Vanmoof也已漸漸意識到,添購最新產品的忠實客戶,不知如何處理既有的單車;企業也正在思考,研擬回收換新車、支持二手車市場的行銷計畫,或許,也成為循環經濟的實踐者。
提及台灣、亞洲等業務拓展現況,兄弟共同創辦人的哥哥Taco與常駐台灣的弟弟,都深刻觀察到台灣機車的嚴重污染,然而卻因機車太為普及、緊扣人們生活,在良好的替代方案出現前,是政府不敢面對的棘手問題。我想,不應等到他們為台灣擔憂,我們應該從自身行動開始思考改變的可能;改變不只需要政府由上而下的措施(例如城市基礎建設方面,荷蘭以分隔島設置友善騎士、人車分離的腳踏車道),更重要的是由下往上的認同與促進,從問題意識到替代方案,由公民、消費者的力量支持帶動,才能一步一步有所改變。
又,結束參訪後,與老師及夥伴們討論思考,Vanmoof持續智慧創新研發,結合科技製造新的產品,讓它躋身成功企業的行列;當市場力量鼓勵消費與生產,甚至計畫性汰舊以促進企業營收;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長遠而言,這真的是全體人類社會好的方向嗎?
請接續閱讀下一篇參訪筆記--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106年 青年國際事務人才研習團 - 荷比團 Day 10 心得經驗分享
永續發展,荷蘭案例,國外實踐,海外實見。
3 則回應
匿名
2020-04-06 01:38 #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4-06 01:42 #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4-07 18:24 #3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