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夏天,十分榮幸能參與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主辦之青年國際事務人才研習團;為期20天的研習中,我們將至荷蘭及比利時,參訪致力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之當地NGO及國際組織(認識【2016,永續新禧年】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由此開始的網誌,將記錄行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Sustainable Culture Belgium: Art, BELvue, Brussels Environment
初訪比利時布魯塞爾,燦爛而溫暖,金黃色的陽光下。
有著童話一般的,遼闊藍天、棉花糖般的白雲、的民宅、搖曳綠樹映襯兩側的街;
有著綠色生活的,Villo公共單車站、Green Mobility電動車充電站、街頭的資源回收站;
(當然也難免有些不那麼美好的,室外吞雲吐霧的二手菸,零落人行道的垃圾)
永續發展之旅,啟程 🙂
舊火車站的遺跡,留下昔日歐洲最大的車站輝煌;令人遙想起印象派畫家的描繪,似曾相識?走過古建築再造,文創空間藝術商場,光影的遊戲……
座落於偌大50周年公園中的藝術與歷史博物館,收藏著來自世界各大洲古文明演進至今的多元物件。解說展示的隔閡,讓我們面對每一件展品,都好像考古學家一般,找尋線索,推敲背後的故事緣由--例如以歐洲畫風,描繪東方人文的大面刺繡,或許,與衣櫃上的青花瓷一般,是當時歐洲吹起"亞洲風"流行的一種展現?
參訪人數不多,彷彿獨享整座博物館一般,恣意地逛著,也是一番愜意。其實,在台灣、在台北的生活中,許多展覽、建築的故事歷史,也都藏在生活周遭,只需要我們花一點時間,多留心一點,去發現它們。像是隱藏校園中的博物館群、校史館的別有洞天、甚至圖書館的青花瓷展……。或許,與其"一陣子完全工作,一陣子完全探索",也可以試試看在勞碌之中,穿插一些喘息的,啟發的片刻,更能為生活點綴光彩與動力!
幸運地,在夏日每年定期開放期,參訪比利時皇宮(Royal Palace),一窺王室華麗而典雅的空間故事。
Prince Chales,"不幸成為王子的藝術家",但我想,捲入政治、傳統的皇室,或許有了束縛,但比起更多為了生存而放棄藝術夢的人們,其實已經幸運不少?
Hall of Mirrors,閃耀著過去成千上萬隻閃亮甲蟲裝飾成的奇異之美,展現著科技寓教於樂的互動知識體驗。這裡自幼開始,爸媽同行逛博物館,美感、知識教育的實踐,值得反思與借鏡。藝術、文化、新知的學習,不該只是在學校課本中,而可以是生活中休閒愜意的、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BELvue,讓人從建國民主,經濟繁榮,社會支持,多元包容,到移民、語言、國際關係議題,全方位,認識比利時!展覽方式充滿創意,將既定的演進及數據,轉化為動畫、影音、故事、物件,視聽觸覺的互動,讓人透過精彩趣味的體驗,吸收深度知識見解。我相信,經過此參訪,有了對比利時的國家社會歷史,更深入的背景知識,日後的組織參訪,或許更能瞭解其脈絡!
喜歡,觀察日常的小細節,永續融入生活的小發現:以100%回收玻璃製成的100%鮮果汁罐、再生回收擦手紙、電動車充電站等等。期待,未來這幾天,我們將不只看到值得學習的現象成果,更能探究當初推行的歷程;從市集、從國王之家、從未來即將參訪的組織中,看見社會文化扮演的角色;期許能找到,適合台灣學習效法的切入點,並加以發想行動!
從過海關到買票,比利時人們行事風格的慢條斯里,也讓不那麼習慣等待,講求效率的自己思考:急,急什麼呢?或許慢慢來,反而是對每一步的認真、每個當下的重視,反而是種生活的優雅 🙂
綠色和平漢堡,以豆類香草等材料,組成綿密豐富的驚喜口感!隨著動物權、健康飲食、環境意識抬頭,蔬食趨勢也日漸興盛;越來越多餐廳,也成為 Vegetarian / Vegan – Friendly!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106年 青年國際事務人才研習團 - 荷比團 Day 1 心得經驗分享
永續發展,歐洲案例,國外實踐,海外實見。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