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萬個消費者,有一百萬種使用產品的方式,也有一百萬種對產品的使用心得。
前幾天到超市購買衛生紙,只能說選購衛生紙真的會讓「選擇障礙」發作,種類實在太多了,像是增加厚度的、有香味的、觸感特柔的、有卡通圖案的等等。
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某牌衛生紙,主打原色無漂白,衛生紙的顏色就是紙漿原色,呈淡淡的咖啡色。因為實在太特別了,看到「無漂白」這個詞也下意識覺得一般白色衛生紙可能真的對皮膚不好,於是就買了一包回家用用看。
原色衛生紙摸起來觸感與一般衛生紙無異,最大的差別就是顏色,以及「因為不染色所以對皮膚較無負擔」這種自我安慰感 XD。
但諷刺的是,就是因為它不漂白導致我不會再回購這款原色衛生紙了。
這和我的使用習慣有關,我是一個習慣將衛生紙帶在身上的人,常常折個兩三張放在口袋裡,一有需要就拿出來用。某天拿出這張原色衛生紙擤鼻涕時,就被朋友問這是什麼,前前後後不只一位朋友向我展現他們對衛生紙的好奇 XD
經過幾位朋友的詢問之後,我也開始思考我是不是真的用了很奇怪的衛生紙,每當從公眾場合拿出來使用時,心裡都會想:其他人會不會覺得很奇怪......讓我產生一種莫名的心理壓力。
這樣的感受其實有點類似消費者做購買決策中所經歷的「感知風險」。感知風險是消費者進行購買決策時,對結果的不確定感,而這個不確定來自許多面向,像是事後對產品功能感到失望、覺得買錯商品感到後悔的心情、退換產品時所花費的心力時間等等,這些都是消費者在購買時可能歷經的感受。
而上述我購買衛生紙這個例子,可與感知風險中的「社會風險」呼應,也就是認為購買決策失誤,受到他人影響後導致的心理壓力。
而這種心理壓力對我來說最影響我對產品體驗的評價,所以因為這個原因,讓我再也不會想購買這項產品了。
這個我與原色衛生紙分手的例子,也讓我想到之前參加產品提案工作坊時,講師不停強調「為何」與「何時」使用產品的重要性,我們使用設計思考的方式,無窮發想產品的使用情境,最後再收斂這些想法,其目的除了確認消費者是否真正有這項需求之外,也是避免像這種感知風險的情況發生呀!
最後想和原色衛生紙說,跟你分手的原因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是我們不適合啦!
-
我是 Hazel,謝謝你看到這邊 :D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給我一點回饋或一起討論!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 則回應
匿名
2019-11-23 16:34 #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