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你是北大港大海歸我呸:從基層幹起的升遷方式
雖然很難以置信,但中國銀行業大都走日系的經營模式,也就是不管你是什麼學經歷,剛進去大概都是從網點的基層幹起,也就是擔任櫃員或大堂經理。這跟台灣可是大相逕庭,因為台灣大多數的大學畢業生都會直接進總行工作。而分行的櫃員大都是由技職學校或科大的商科畢業生擔任。
大概是這個原因,使得我在工商銀行網點實習的第一天特別難熬,畢竟內心多少有種大材小用的感覺。但這種感覺隨即消失的無影無蹤,因為我不久後就得知,旁邊那兩位和我一起站在大堂微笑、迎接、歡送客人的正職同事,一個是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畢業的,一個是念德國碩士回來的。當下瞬間覺得這個崗位升級不少,你剛說站大堂的要面帶微笑是吧我這樣的笑容夠不夠?
之後中午和他們一起吃飯、聊天,他們說中國的銀行原本也跟台灣的狀況差不多,就是櫃員也是由商專畢業生擔任,是之後國內競爭越來越激烈才演變到現在的就業狀況。而據工商銀行的人資主管表示,他們每年徵的新人大約落在300名上下。
為什麼海歸願意當櫃員?正職大堂經理的薪資水平
雖然做的工作是站網點,但大堂經理或櫃員的薪資水平是一進去就有8,000-10,000多的人民幣,這大概也讓我們理解,為什麼很多海外留學生或就讀頂大的畢業生還是會願意留在中國國內從小小的櫃員幹起了。
他們銀行徵人的方式,大概有兩關,一是書審面試,二是筆試。如果想一畢業就跳過站網點階段,直接在總行或分行,除非是筆試分數極高,但是開放的名額很少。像我們這次就有遇到一位與我們交流的年輕員工,他說他的大學不是什麼特別好的大學,實習也只找了一份,但因為他筆試分數超高,所以就直接被分發到分行了。如果不是像他一樣的強者,我們在支行內勤部門看到的大多數員工,都是體驗過網點生活的。
那如果是一開始分發到網點,但之後想升遷到內勤呢?
除了年資要符合之外,當然也要經過考試和書面篩選。另外,如果是想挑戰更高階的職位或是進去總行,考試範圍還會包括黨的中心思想等等,畢竟工商銀行還是公股居多。只能說升遷這條路在我們看來真的是很艱辛。
如上篇提到的,現在中國的銀行基本上很多業務都已經可以在機器上完成了,這真的方便許多。也因此在中國,許多銀行一走進去,第一眼看到的不會是櫃台,通常會先看到一個非常顯眼的銀行logo、再來才是大堂經理和他旁邊的智能櫃員機。
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在台灣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上銀行的經驗。那時我要開戶,但在台灣開戶基本就是一個小時起跳,更別提可能還要看櫃員的臉色。然而這件事如果是在中國的銀行裡,只要拿著身分證去機器辦(有時甚至可以不用排隊),就可以辦好了。當然如果是拿台胞證或護照的這類證件在中國銀行開戶還是要上櫃台的。
雖然不知道台灣的銀行要過幾年才會自動化到這個地步,但相信應該還是有不少法規層面和資安層面的問題要克服。
[中國工商銀行大堂]通常客戶走進來看到的第一眼,已經不是傳統的櫃台了
提了這麼多的中國金融職場現況,當然不得不說說我自己對中國銀行在人才聘用及無人化銀行的看法與分析。
關於他們新人都從基層幹起的制度,優缺點大概如下:
優:如同日系企業強調的,員工從最基層做起才可以讓員工學習企業文化、培養態度,並能從顧客的角度思考,達到KYC的境界
劣:消耗整個社會的教育資源,但還是只能從基層幹起。況且櫃員所需的工作知識的確不至於要如此高等的教育,如果連櫃員也要求高學歷,也逼迫年輕人得更晚投入職場。
雖然中國的銀行在一開始就祭出非常誘人的薪水給基層的新人,甚至是可以和外商總公司的職位相比擬,但畢業生到底是要成為雞首,還是牛後,依然是個人的職涯選擇。如果是希望自己可以從事更高耗腦、更具挑戰性、而非一成不變工作的人,大概還是會選擇他國銀行的總公司。雖然一開始的薪水可能差不多甚至低一點,但至少是與自己能力相符,並且沒那麼容易被取代的職位。
當然也有人主要是看薪水在選工作,覺得如果事少錢多就沒什麼不好。總之還是看個人想追求的是什麼,見仁見智。
但還是無限期期許中國的這種高等教育人才出國到其他公司奉獻,留在中國國內當櫃員真的是太浪費才能了
如同前面提到的,其實中國的銀行都漸漸走向無人化的趨勢。而大堂經理的職責,就像教導客戶使用一個未來會取代自己的機器,說來也是滿諷刺的。不知道當他們全數銀行都無人化時,這些櫃員和大堂經理是會全數升遷到內勤部門,還是會如同台灣ETC的收費員一樣無處可去,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
-----------------------
文章就寫到這裡,最後來做個我自己的總結。
如果別人問我,畢業後會不會想去中國的金融業?
如果先不論證交所這類的地方(因為職場狀況我不清楚),如果是銀行的話,
我會說:先不要😅
畢竟如果是要抱著不能亂講話的風險賺easy money,我覺得我還不如領少一點去其他企業的總公司蹲好了......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2 則回應
匿名
2019-08-18 09:26 #1
機器開戶未必是進步吧,多了人工審核不好嗎??有時候是需要與必須的差別吧!你只以你用戶去思考,並沒考慮到整體!
2
無緣的同學 #2
已刪除
這一段留言已被刪除,無緣再相見囉
無緣的同學 #3
已刪除
這一段留言已被刪除,無緣再相見囉
匿名
2019-08-18 19:21 #4
#1匿名
感謝你的留言 !
首先我要來澄清一件事,就是機器開戶還是有「人工審核」的哦!整個智能櫃員機的實際操作流程歡迎參考這篇我在上集順便推薦的文章:
在中國銀行實習到底都在做些什麼?工作內容大公開part2
大堂經理每個人都有一台平板,他們除了要像個小老師一樣引導客戶操作之外,客戶在機器上傳的資料是否為真、是否一致,也是透過他們手上的平板進行人工授權、人工審核的。
接下來是「需要與必須」的部分。老實說,如果我真的100%只顧慮客戶,那同樣身為一個銀行用戶,我會更希望開戶可以在手機上完成,甚至不用出門耶 XD
但若銀行只是要達到降低人力成本的目的,相對來說「無人化銀行」就是必須,但「手機上開戶」就不是。
最後是你對「整體」的疑慮。如果站在銀行的角度,他們也想要全自動化,因為可以節省人事成本 (錢)。反觀客戶,在未自動化前,他們損失的其實只有時間。一個損失的是錢,一個損失的是時間,我猜損失錢的那一方應該會比較積極地想升級無人化。
另外我在文章提到的
就是對整體的考量呀,畢竟有人信任機器,有人不信任。而這都是資安議題的一環。
希望以上有解答你的疑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