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盲區,你犯了幾個?V.S 哪些產業薪資較高?
每週五分鐘,掌握職場實戰技巧,讓你從容應對職場事務。
【前言】
我們常聽到交通部宣導文宣說不要靠近大型車輛,特別是轉彎時會產生視線盲區。所謂的『盲區』,指的是駕駛人無法透過兩側後照鏡與中央的照後鏡,察覺到對方的存在,這也就是視線的死角,也是交通事故主要肇事原因第一名。
同樣的,求職是否也是有『求職盲區』呢?答案是:Yes.
所謂的求職盲區,指的是求職者,透過已知的資訊,誤判這個職場適合你,而造成誤闖盲區,最後才一直跳槽來跳槽去。
【盲區一、平均數年薪高的公司值得去?】
報紙常看到一些新聞報導:某企業『平均』年薪120萬勝你努力三年、某企業年終獎金『平均』一百萬.....等,好令人稱羨的企業,也激勵著你非去應徵不可的決心。個人認為這類的新聞,跟主計處公布國人去年平均所得651,690元一樣,都算是心靈雞湯的風格,讓你覺得未來很美好,社會很繁榮的假象。
一群數據用以描述其中心位置的統計,有平均數(mean)、中位數(median)及眾數(mode)。
平均數非常容易受到極端值的影響而難以代表數據的中心,這時候還用平均數來描述,必然失真,而這就是為什麼每當政府公布平均薪資達四、五萬元會遭來嘲諷的原因。相對而言,中位數比較誠實,它是把一群數據依高低排序,位於中央者,即是中位數。
我們可以從主計處公布的薪資看出,2017年平均年薪60萬,而中位數年薪為47萬看出中位數比較實在的端倪。當然,我相信如果有公布眾數,也許就可以看出薪資低的人數遠遠超過中位數、平均數而呈現右偏的曲線。
【盲區二、大公司真的比較好?】
坦白說,大公司制度真的比較完善,但是相對而言新創公司、小公司的潛力有佳,卡對位置提前晉升的機會遠遠大於大公司。你想想看一堆台清交成大的畢業生都擠去台積電,你得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去拼搏,才有機會冒出頭而晉升為主管階級。至於傳統產業好嗎?像石頭哥之前文章提到的David就是選擇傳統產業,讓自己的專長、學歷很亮眼,再加上老闆肯賞識,相對的發展的舞台就可以游刃有餘。總之,不要人云亦云,不是大家往哪邊走就跟著走,這樣子想出頭天那得通過一次次的格鬥競賽才行。
【盲區三、選對產業比選老闆重要?】
產業、生態、主管,是影響你工作愉快、步步高昇、坐領高薪的三個關鍵因子。然而,石頭哥認為最內圈的主管至關重要,跟對主管讓你上天堂,跟錯主管讓你天天覺得身處地獄,想領高薪可能難上加難。
【哪些產業薪資較高?】
如果你是想單純穩定的收入,哪些產業是屬於薪資較高的產業呢?
根據財政部統計處的大數據分析,其中金融控股 、電腦周邊,及半導體產業等屬薪資所得中位數高的產業,值得你去探索看看。雖然石頭哥只抓到104年的資料,你可用年調薪3%去推估即可。
【結論】
你,就是自己的職場CEO。總之,石頭哥只是想單純點出『求職盲區』,讓你能避開求職陷阱,別再聽說什麼公司好、聽說哪個產業佳,就人云亦云往望那個產業去應徵。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辛苦得地方,掌握各產業趨勢做足功課,了解自己的個性適合什麼工作,才不會選一行怨一行。
最多人看的,TOP 5點閱率,你看了幾篇?
談談格鬥場上有哪些招式可以先學習:ECRS分析、三現主義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70780/
你不可不知的職場紅線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68302/
我有哪些職務可以選擇?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67747/
實習加分題:主管沒說,但是你做了會更好的事!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68467/
面試勝出:我很內向,該如何面試?
https://www.blink.com.tw/board/post/68806/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