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看前面幾頁,一度以為,這難道是一本勵志書???該不會又是要教我一堆,如何成功或是面對失敗的方式??有一部分的確是,但是裡面的很多情境與問題,都是我自己在講座過程中,聽到很多同學會問我的問題,也是我觀察,面對資訊流通、透明化後,例如:IG上的各種分(ㄒㄩㄢˋ)享(ㄧㄠˋ),以及新科技的日新月異,面對新科技、新專有名詞,延伸的就業方向的不明,同學們心中有很多不安與焦慮,而在這一本書中,可以提供你不少心中的解答!
簡單說明一下ANEW心智技能代表什麼:
A:理想(Aspiration)
N:中立客觀的自我評價(Neutral self-awareness)
E:永無止境的好奇心(Endless curiosity)
S:願意從差開始(Willingness to be bad first)
總而言之就是:找到你像要的目標或目的後,列出你達到後的美好想像,過程中需要透過照一個你信任的對象,修改你目前的困境,並且提高或是說重拾對事情、對此技能、對此目標的好奇心,然後不怕從頭(常常也是最差)的階段開始!
如果你說想去做某件事情,而實際又沒有去做,這就意味著你其實根本不想做,至少是不願意付出相應的努力。
就像是,若你發現,你說著:我對行銷很有興趣,但是請你舉出,你做哪些跟行銷相關的事情,卻很難列舉一二,這就代表,你有興趣,但這興趣,並不是真的你想做的事情;或是說,你說想學Illustrator 或是 PS,但是一直沒有行動,因為社團太忙、課業太重、考試太多,其實有很多時候,只是你並不是真心想去完成它。
這時候,該思考的是,你真的想要這技能?想要做這件事?為什麼?你通常會有一個真正的目的,但你需要去找到他,才能真正判定,這個目的是不是重要到你去執行,若不是,這樣的目的元素,事不是有其他的替代方案,例如:你喜歡行銷,若只是覺得這是個風潮、這很酷,這好像比較好找工作,那這樣的元素,有沒有其他專業也能達到,而你真心會想去做的事情?
在書中,看到一段話,我不小心笑出來了:好的「信息源」中有一個可能,代表你找錯人(信息源):有些人很了解你,也願意誠懇的反饋對你的看法,但他們並不希望你好。
這讓我想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一些片段,很多父母,很了解小孩、也很誠懇地建議你,但是,他就是希望你好?還是為了自己好,就真的很難說了,但是,我認為真正好的信息源、真心希望你好的,一定是會讓你不斷覺得自己在進步中、越來越喜歡自己的!
在成長為一流的學習者的道路上,這種不太舒服的感覺是最終的障礙
這句話,讓我想到我之前一位朋友分享過一句話:be uncomfortably excited (延伸閱讀:Be uncomfortably excited :一趟突破同溫層的旅程 ),學習的過程中,都不簡單,但是是值得期待的,是學習後1年後、3年後甚至是10年後的自己,保持著這樣的習慣,讓自己再怎麼變化多端的市場上,都可以創造自己的利基點的!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