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上半年,我在歐洲交換的172天,造訪了7個國家,參訪了8個社會創新組織,參與了9個專案,達到230小時志工時數--更走出了最衝擊、最多感悟、最精采難忘的海外留學旅程!
你也即將出國留學或交換嗎?好奇如何讓這段經驗更精采充實,為未來生涯帶來更大助益與影響力嗎?
想與你分享,我在海外交換期間參與志工的 WHY,HOW,WHAT,希望給你一些靈感,更鼓勵你把握機會,一起成為志工深度參與當地吧!
WHY
為什麼要參與專案和當志工?
- 累積跨國團隊合作經驗,增進自我能力(跨文化溝通、數位行銷、職場素養等)
- 深入體驗並瞭解當地文化
- 真正認識當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
- 認識當地社會企業、永續發展發展模式,演進背景、歷史、環境、人文等因素
- 把握「交換學生身分」,Now or Never!
能長期待在一個城市、無迫切經濟壓力、受到他人鼓勵包容、能勇敢嘗試勇敢犯錯並從中學習… 都是留學生難得的特權。
若是觀光旅遊,未來機會多得是,且經濟更寬裕時也能更不受拘束地享受。我試著選擇「身為交換學生才最能做的事」,畢竟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當然,我也沒因此完全犧牲旅遊,例如在丹麥、西班牙的志工計畫前後,我都安排了探索鄰近城市的行程;而且,因為當志工而認識了當地朋友,有了他們實在的建議,反而更好玩!
HOW
如何找到這麼多的志工/專案參與機會?
- 網路搜尋「國外案例」
- 可針對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搜尋「國際案例」報導。
- 例如:關注社會創新、綠色食農的我,搜尋「社會企業 / 剩食 英國」,就有找到社企流的案例分享等等,再進一步點進組織官網,連到當地分部的粉專,就能找到活動或志工參與的機會!
- 國內外相關Facebook社團
- 例如「丹麥永續時尚高峰會招募志工」的消息其實是在「環保台大」臉書社團看到的;台灣夥伴的貼文口吻類似「好想當志工!如果能去歐洲就好了」我卻驚喜地想「太好了!我正在歐洲!」
- 台灣也有分部的國際組織
- 可以搜尋是否有交換當地的分部,查看網站、粉專。
- 例如:GREENPEACE 綠色和平、Slow Food 慢食、Foodsharing、Rotaract 扶輪青年服務團
- 迎新週與社團展
- 例如:愛大的迎新週,各種社團(志工、運動、興趣型等等)多會舉辦活動,開放給所有學生報名體驗,藉此認識社團並加入。消息都公布在學生會彙整的線上行事曆以及迎新週APP當中。
- 學生會網站、學校網站
- 例如:愛大學生會有社團清單,可分類搜尋。並設有線上志工系統,媒合想參與志工的學生與公益組織的需求。學校本身也有志工需求(如學校永續部門的論壇活動、編輯志工等等)
- Facebook粉絲專頁推薦
- 當你為某個專頁按讚,臉書會自動幫你找到「你可能也喜歡」的相關領域組織!
- 例如 Slow Food Youth Network Scotland 就是我在按讚瀏覽時發現的。
- 青年國際參與資訊站
- 教育部的 iYouth 青年國際圓夢平臺 https://iyouth.youthhub.tw/main.php
- Skyline https://skyline.tw/
- OYA Opportunities https://oyaop.com/
- 詢問學長姐!!!
- 有幸聯繫上剛從愛丁堡大學交換回來的學姊們,無私地與我分享當地的志工機會、各個團體的實際概況,讓我更有信心地主動連絡,爭取志工機會!
- 還有在芬蘭交換且豐富參與志工的學姐,與我分享「社會設計」相關組織清單,讓我在丹麥時有機會拜訪 Space 10 創新基地,參與Andel 2.0 展覽開幕活動!(快來參考學姐的設計隨筆 https://www.facebook.com/DesignfPfDesign/)
如何申請加入志工?
一般來說,活動協助、平時人力支援的志工,機會都不會太難爭取;如果是產業論壇等大型活動、或者涉及組織策略籌畫等等,則可能要參加說明會/跟組織夥伴聊聊/附上申請動機及簡單履歷報名等等,但可以發揮、學習到的事物也更豐富!各種志工性質大不相同,還是要看特定計畫的要求喔!
如何從志工經驗中得到最大收穫?
- 尋找機會前:想清楚並寫下自己的參與動機,想要得到的收穫(列出幾個方向)
- 參與過程中:能幫忙就多幫忙,做越多學越多。保持開放心胸,難免遇到挫折,但有挫折才有機會成長!也莫忘初衷,基本職責完成後,發現想學事物的相關機會就要主動爭取!
- 專案結束後:檢核最初訂定的目標是否達成?反思過程中有什麼困難?哪些做得好、哪些可以改進。並將整段經驗寫下/說出一個自己的故事(如果別人問起這段經驗,你會怎麼說?)
以我為例,為了激勵自己真正透過志工參與,有目標地學習、成長,(在迎新週聽過說明會後)我報名了 Edinburgh Award for Volunteering 計畫。有些類似服務學習課的線上模組,整個學期有三個階段的檢核(最後獲獎證書也可以寄回台灣!):
- 第一階段:在線上表單針對各項能力自我評估,選出三大想透過志工增進的能力,並短文簡述志工動機、目標及行動計畫(英文各200字內)。
- 第二階段:上網登錄志工時數,初步反思參與中遇到什麼困難,可以如何調整,將極短文線上登錄(針對三大能力,英文各200字內)。
- 第三階段:回顧一學期以來的志工投入(至少50小時),達到哪些成果、帶來的影響力、如何克服困難、從中的學習省思(三大能力是否精進)、對未來的啟發,並寫成極短文上網登錄。參加工作坊活動,由職涯中心老師教導如何將志工經驗運用在往後生涯,實際模擬求職面試情境、以CARL架構反思學習,十分實用!
WHAT
我去了哪7個國家?
UK, Spain, India, Denmark, Sweden, Iceland, Portugal
參訪了哪8個社會創新相關活動組織?
- Unseen Tours London 倫敦街友街遊
- Big Issue UK 大誌在英國
- Cyrenians Farm 愛丁堡社區農場
- Dig-In & Hearty Squirrel Co-oprative 社區&大學 有機在地蔬果合作社
- Creative Mornings Edinburgh 創意早晨講座
- YFoES Skillshare Weekend 公民行動青年技能交流工作坊
- Andel 2.0 (Space 10) in Denmark 丹麥未來生活實驗室 社會住宅新提案展
- India Trek – Sustainable Fashion 印度永續時尚參訪
在哪9個專案參與志工?
- Food Sharing Edinburgh 享食愛丁堡
- The Real Junk Food Project 真垃圾食物計畫
- Slow Food Youth Network 慢食青年網絡
- SHRUB – Swap and Reuse Hub 循環經濟合作社
- ENACTUS – Edinburgh Candle Company 學生社會創業
- Data Summit 蘇格蘭數據高峰會
- Rotaract Retire Home Visit 倫敦扶青團退休之家服務
- Copenhagen Fashion Summit 丹麥哥本哈根永續時尚高峰會
- WWOOFing in Permaculture Farm 西班牙樸門有機農場打工換宿
開始計畫吧!你的海外留學旅程,其實有更大更精采的可能!
你也知道適合海外留學生的志工機會、參訪組織清單嗎?歡迎回覆與大家分享!
更多海外留學、海外交換相關文章:
2 則回應
匿名
2019-01-19 #1
鼓勵了作者
0
2019-07-11 #2
回覆了本文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