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段時間,到輔大還有北大分享了履歷的經驗,到政大更是深入的分享面試的技巧,很感謝這樣的機會,可以在線下跟許多學生交流
每次在正式開始前,我都會先介紹自己的實習與求職經驗,因為,我也曾經迷惘過,我也是在每次的嘗試中,多了解一點,調整自己的方向一點。
跟 ikellytalk 的這一篇文章:走出迷惘最重要的兩件事:不斷嘗試、不斷思考 很像,我待過行銷、科技業、金融、管顧等,雖然過程中轉了幾個方向
但每次的過程,我都多懂自己一點。
從大一開始的找實習,我曾經收過很多次被拒絕的信件,我甚至很窮追不捨,還寄信給對方,想了解為什麼自己沒有錄取、表達自己有多認真、多努力、多熱情,最後,還是沒收到任何消息(自己當人資後,發現真比較無法一一回覆,因為太多了,還曾遇到,同學來應徵,其實只是想要獲得我的履歷與面試建議... ),在面試時,也曾經不知所措,在團體面試,只能說出:「對,我同意」,甚至對著其他人的表現,整個欽佩到/自卑到,講不出東西。
或許正是因為過往的挫敗,我很懂各位同學不小心會犯錯的地方,還有心情上迷惑的點。
因為找過很多工作,嘗試過很多實習,從中觀察,很多面試上,真的沒有百分之百對的履歷或是面試說法,只是有些原則可以參考,重點都還是:做好功課,了解職缺,了解自己。
馬里克的這一篇文章:面試不可不知的小套路 中提到一點:「面談的過程是,不要粉飾自己」,我自己也很有同感,你可以加強自己本來的一些特點,但不用為了想要職缺,變了一個人,因為一份工作、職涯,都是長久的,若你為了獲得職缺,變成那樣的人,久了,你還是不開心的!在政大徵才月的面試講座我有分享到:在Final Round(最後一關)被刷掉,有時候真的跟能力沒有關係,只是你跟這間企業的契合程度,甚至是跟幾位主管/面試官的契合程度。
發霉的青春這一篇文章 落地窗 我非常有感,我身邊曾經就是這樣的一群人,「越來越不曉得人生意義,就像沒辦法完整plot出來的curve,人生好像陡然出現一個蒼白且滑稽的斷層」,一段時間都在聽身邊朋友聊:他覺得現在做的沒意義、他好像為了工作犧牲太多等,對於這些,我自己也曾經這樣過,其實這一切,都只是trade-off 選擇罷了。
當你開始懊悔過去,要思考的,不是過去做了什麼錯誤的決定,而是,現在的你發生什麼事了。
因為當你滿意現在,就不會去懷念過去,所以不是過去做錯了什麼,而是現在的你,有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來避免焦慮。
找到一個方向,就前進吧!不能一步到位,但只要出發,就一定會越來越接近的!
祝畢業生,都能求職順利!
1 則回應
2019-03-22 14:51 #1
小幫手提醒:[求職經驗]隨便一間公司都好,快給我offer 裡面有提到這篇文章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