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37天。上一篇文章收到很多寫作方向的建議,一直到去騰訊工作之前,我會定期分享跟互聯網較為相關的知識,搭配延伸閱讀書籍推薦,期待對相關領域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有所收穫。
-------------------------------------------------------------------
本篇以「網紅商業模式分析」為主題。首先,網紅的定義是:「在各種社交軟件上,以圖文、影片等各式方法塑造個人形象積累粉絲,為特定領域之KOL(key opinion leader),透過社交資產具備快速變現能力者。」
而我們可依照屬性、平台對網紅進行歸納。
● 屬型:藝術才華(例:段奧娟) / 搞笑搞怪(例:Hold住姊) / 意外成名(例:奶茶妹妹) / 網路推手(例:芙蓉姊姊)
● 平台:興趣運動類社交網站(例:Keep) / 科普類社交網站(例:知乎) / 視頻直播類網站(例:抖音) / 新浪微博
當前主流形式包含:內容創作、售賣產品、遊戲平台主播這幾種類型,在變現能力上表現最佳。
-------------------------------------------------------------------
網紅之所以盛行還是要歸功於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新電商,相較於傳統模式更注重由SNS洞察客戶、輿論取向,有效解決供應鏈低效、高庫存的成本問題。
從百度指數來看,2015年後對於「網紅」這個詞的搜索量有明顯提升,並且在2016年期間為高峰,主要來自papi醬獲得極高額融資揭開序幕,隨後淘寶網店主張大奕、雪梨,新浪博主同道大叔、咪蒙等,2016年成為網紅經濟元年。此後伴隨各類直播、短視頻平台興起,各式網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瓜分網紅市場的大餅,2017年後呈現穩定偏高的數值。
-------------------------------------------------------------------
一個成功的網紅普遍具備三種特徵:標籤化(粉絲黏性)、運營能力(轉化度)、個人魅力(粉絲忠誠度)。
而網紅變現的手法可透過粉絲沉澱、購買轉化、口碑行銷達成,主要來自於網路時代的長尾效應,也就是顛覆所謂「主流市場」的控制因素,因為網路使得各種類的產品、服務都可被輕易搜索到,累加起來的收益反而超過暢銷商品。
但網紅經濟的隱憂亦存在,即陷入博眼球的惡性循環中,且網紅本身的持續性(能否抵擋快消文化的淘汰率)、過度商業化、風俗價值觀等也受到考驗。在這樣的狀況下,可以提出三個戰略思考作為應對:
1.脫離傳統促銷價格戰,增加消費者認知
2.提升個人品牌附加價值,增加品牌溢價力
3.合理利用企業資源,增加產品覆蓋人群
-------------------------------------------------------------------
#延伸閱讀:網紅經濟: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千億紅利市場(作者:袁國寶、謝利明)
還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到我的主頁聯絡我^ ^
新成立的粉專,歡迎大家來找我玩!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9 則回應
匿名
2018-12-18 02:29 #1
那想問原po,想要當網紅是不是要取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名字?我覺得中國好像沒這種問題,台灣youtuber常會取那種如果英標沒學好就念不出的名字,導致跟朋友聊時只能說那個誰
1
2018-12-18 08:07 #2
支持原PO當網紅☺
1
匿名
2018-12-18 09:58 #3
請問以這些條件來說,Blink作家們是不是也可算網紅?您自己對成為網紅有什麼想法嗎?
2
2018-12-18 10:57 #4
同支持大大當網紅😁
1
無緣的同學 #5
已刪除
這一段留言已被刪除,無緣再相見囉
2018-12-18 20:30 #6
#1->名字的話我倒是沒注意到台灣youtuber有唸不出來的窘境XDD 不過要是取名,我反而覺得可以朗朗上口或有特色的名字更好(例如我的名字)
#2、4->長江後浪推前浪,我可能很快死在沙灘上QQ
#3->Blink的作家可以算是一種網紅喔,以上面的定義來檢視:在Blink上,以圖文方法塑造個人形象積累粉絲,為特定領域(實習版、旅遊版...)之KOL,透過社交資產具備快速變現能力(作者獎勵可提現)者。
至於網紅,我認為自己尚未找到一個能長久經營的方向,以及更多元化的呈現方式,而成功網紅的本質首先需要極高的粉絲忠誠度,這也是現階段尚欠缺的。
1
匿名
2018-12-19 01:21 #7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12-20 00:13 #8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12-20 23:46 #9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