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走下樓時,有個婆婆拿著一張「找幫手」的工作啟示,想問我宿舍哪裡可以貼,稍微跟他聊了一下之後,我也就把這張工作啟示張貼公告了。
工作啟示大概是這樣的:婆婆他們下週要搬家了,希望能找四位幫手,一個人時薪會給17歐元,時間是某月某日14點開始,大約17、18點結束。
在德國,目前基本時薪大約是9歐元,在大學當助理一般也只是拿時薪10-12歐元,因此相較之下17歐元真的是非常多!
我的室友那個時段剛好沒事,他幫忙婆婆找滿四個人,就一夥人在約定時間去幫忙搬家了。
時薪制之下,勞工效率是否會較低?(做越久領越多嘛!)
「我心裡一直想著,在這種情況之下(時薪17歐元),多數人會用什麼態度面對?是否能拖則拖?最好慢慢搬,搬到18點,就可以領四個小時的薪水?就算不故意拖,是否也不會太積極?」
當天晚上,我滿心好奇地問室友他們今天搬家的狀況怎麼樣,他說:「非常好,我們很快就完成了!大概只花了1.5小時。」
我露出一個惋惜的表情,開玩笑地說:「阿喔…少賺了一兩小時的錢,哈哈。」
當老闆不只想著costdown,勞資雙方可能都受益!
他眼神發亮的說:「不不不,婆婆和她老公告訴我們,原本預計要搬3-4小時才搬得完,但是我們效率很高,他們也很滿意,所以最後我們一人都拿到了50歐元。」
我露出一個不可置信又開心的表情說:「真假?!!!!!」
這個例子真的剛好達成了勞資雙方各自的效益,勞資彼此省了時間,而勞方甚至因而拿到更高的報酬,雖然只是小小的例子,用「勞資雙方」這種字眼好像很嚴重!但付出與回報本來就存在我們生活之中呀 的確,這個賽局裡,只要有一方不合作,就會失敗。例如勞方選擇拖延一點時間,則效率降低;或資方盤算著最好越快越好,這樣只需要負擔較低的成本。
當資方願意認真看待工作者提供的價值而給予相對報酬,工作者也會願意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這個例子雖然微小,又因人而異,並不能代表德國全體,而且台灣一定也有這樣的好工作者、好資方,但我希望能在台灣看見「更多」如此的價值觀。
p.s 什麼樣的人都有,並且散佈於世界各個角落,從一些例子中雖然可以或多或少看出文化輪廓,但不能代表每個人都是如此,德國依然是有可惡慣老闆,相反地,台灣也有佛心老闆來著。我想試著提出一些例子,一起思考怎麼樣的價值,是未來的我們想要追求的、是未來我們想要共築的社會。加油啊~~
2018.10
Kelly
4 則回應
匿名
2018-11-03 10:20 #1
鼓勵了作者
0
2018-11-04 13:40 #2
在台灣,只能不斷cost down ,這種思維會害死台灣經濟,然後產業也沒太進步
0
匿名
2018-11-04 13:40 #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11-07 00:23 #4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