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同學們寫的文章,讓我想到,大學時候我也被當過,畢業一段時間後,往回看,有不同的想法 :P
我大學時的成績沒有特別好,因為那時候我自己很瘋狂的參與社團與一些實習和活動,加上我自己認為,我大學畢業後沒有要走學術路線,更沒有要馬上向上讀碩士學位,所以自己的目標是:過60分,不要被當,不要花時間重修就好!
後來,再忙都還是認真(至少考試前一天通宵讀書 :P 雖然效果常常不是太好 XD)得把書念(背)好,雖然成績不好,但還沒有被當掉過,直到大四時,因為那時候到顧問業實習,雖然是實習的角色,但其實是做正職的工作,而因為大四下我只剩下9學生,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公司,只有上課的時候再回學校,而因為顧問的工作常常也是忙到1-2點,所以其實認真讀書的時間更少,甚至有時候為了工作,我會自動跳過要上的課(老闆沒要求我,是我自己決定的... :P ) ,在大四下,我的一門選修被當掉... Orz
老實說當下很難過也蠻錯愕的,想說... 我... 被當了耶... (但後來幸好我有多修一門課,所以還是如期輔系畢業... )
但看我畢業後的經驗,其實被當也不代表你的人生就這樣完蛋了,還是有機會的!重點是,你被當,是什麼原因?若是有比功課、成績更重要,在當下更需要完成(有一好的故事),其實很多時候,你的被當事蹟,就跟創業家休學的經驗,是有一種故事高潮迭起的畫龍點睛之效果 😝
我自己的經驗,還是很多大家所謂的夢想工作還是需要看你的GPA (成績),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課業,代表著你一定的學習能力,你不一定要在這一專業特別專精,但是成績反映的,在一段時間下,你可以吸收多少新知識,多快理解一學問或是一專業?是不是可以快速瞭解老師講解的?是不是可以抓到重點?是不是可以舉一反三?
也就說,在看你是不是一個 quick leaner (快速學習者)
這通常會很重要,是當你在找的工作需要你快速學習(pick up )一些知識,像是顧問業就是這樣的產業,一個剛畢業的人怎麼講得像一個專業的人呢?那就是要快速閱讀大量的資料、找資料、理解然後分析、預測,這也可以理解,在一開始的申請前,就會要你傳你的成績單、填上你的平均成績GPA。
而對於其他產業會看你的時間,還有另一個可能,他想知道你面對你自己的本分,是不是能夠盡力。
當你就讀大學,你的本分(主要的職業/身份)就是學生,所以面對這樣的本分,你是不是能擺脫各式各樣的誘惑,面對壓力、讀好書?提供成績分不是要看你是班上第幾名,大部分只是想知道有沒有在平均以上?是不是有被當?若被當,又是為了什麼?只是你自己貪玩?還是原來有完成更厲害的事,所以當下無法把那一科目完成得盡善盡美,但若你又能提出,其實後來重修,其實你的表現很不錯,更能驗證你的說法是真的,即使其實是你自己美化的故事。
雖然上述兩點,可能會讓大家認為,成績很重要,但我想表達的是,成績在特定情況下會加分,但他絕對不是你人生的所有
因為兩點需要列入考慮,成績的決定是教授,而台灣的教育雖然很努力變的多元,但在長久的填鴨式教育下,很多學校還是有這樣的影子,有時候聽朋友說,他們的教授很多還是照著背,跟高中的教育方式沒有差太多,若在這樣的情境底下,成績代表的更有限,他只能看得出來這個學生很會背,但不代表會有很強的能力、學習快速等,這也為什麼公司的應徵還是需要面試,才能直接互動知道你的反應、你的能力,驗證你的成績單或履歷上是不是正確~
(我以我自己的經驗為例,大學期間我比較高的分數都是出現在需要討論或是case study 相關的科目,因為我自己不喜歡死背,也背不好 😁 )
還有另一個情境下,成績瞬間不重要,就是當你有別的方式來驗證你的專業、能力!像是面試工程師時,很多時候已經不會再問你的成績如何,而是會問說你使用的程式語言?有沒有實作的例子與經驗?或是公關行銷業,若你已經成功操作並擁有依粉絲頁超過上萬人,已經驗證你有實作經驗且驗證了一定的實力與成績,這時候你的成績就不再那麼重要了。我想或許是因為我過往的社團與實習經驗,讓我在面試時書卷學霸競爭下,還有機會近到最後一關。
畢業5年後的現在,更能跟學弟妹們說,只有剛畢業找工作時,還需要拿出成績單,當你開始要轉職、要跳槽,大家已經不問你的學歷,更不用說你的成績單,大家討論的是,你在上一份工作的成績如何呢?有沒有什麼驚艷的經驗或成績呢?
大學時,重點絕對不是成績,而是成績背後,你的態度 :)
圖片來源: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