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好久,終於要迎來落後了很多人的開學
比起哀嘆開學,反倒是開學才讓我有了空閒時間
因為目前的實習工作,從暑假開始是做每天的平日,宛如上班族(就是)
開始去學習職場文化、察顏觀色、很多很多,擁抱成就也背負責任,恍然以為「這就是大人的重量啊。」
開學了配合起課表,反倒讓我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人總喜歡往輕鬆的方向躺,我當然也是,想起自己還是學生這件事,充滿僥倖感。
僥倖於「大學生」自然的被賦予的「期待」「容許」「犯錯」「嘗試」。
大學生大學生,從升上大三的暑假開始整整一年,我與「大學生」這個詞彙緊密結合,原因是管理了這個粉專,在Blink做了一年的社群行銷實習生。
在目前我三份實習(工讀)的經驗裡,Blink毫無疑問是我最喜歡的、也是帶給我最多的。
功利一點來說,我用會漸漸成長(?)的薪水辦了信用卡、換了電腦、存下了畢旅旅費
累積了為數可觀的作品集數量,整整一年的貼文文案,還有滿滿的懶人包跟圖片製作
(畢竟那一年大學生上的各種奇奇怪怪的懶人包還有特別企劃的圖,都滋長了我的ai實力哈哈)
還得到了一份讓人可以勇敢說出「我擅長社群行銷」的履歷,喔,還有得到了目前的實習機會。
但我覺得更可貴的有三點,也是我因為現在的工作對比,體悟出的心得。
管理整個粉專的意思就是,上面出現的每個活動、每個字、圖、每個留言、每個突發狀況,都是你的權責範圍
這跟只要請親朋好友同學按讚的學校活動粉專不一樣
『進來,就是手握Blink最大的對外宣傳管道,行銷第一把手就是你們』
這是我隨著時間逐漸感受到的,那被賦予的信任感,與跟夥伴一起創造出500萬觸及、讓粉專讚數從15k成長到60k,這些亮眼成果的原動力。
每個被交付的任務,明確的如徵文比賽、履歷功能、臉書社團,或是目標類的「提高粉專的大學生感」、「提高留存與轉換率」
發想這些活動或對策時,我與夥伴是被全權交與的,我們可以提出我們認為有用的方法,分析各個方法的優劣與可能風險,並再與之和涵寶寶討論,最後親手將你思考出的內容實現出來。
這個過程聽起來很普通,但從中你會清楚知道你的想法、推論是否有用,你下的每分廣告的錢有沒有回本,你會感受到這個粉專是你的「責任」。
我覺得,這份扛在肩上的「責任感」所帶來的壓力,反而更是「實習」需要學會的感覺。
每次做的行銷決定造成的結果可能有好有壞,但吸取經驗再下次做得更好,就是擔當起這個「責任」的證明與成長。
但如何抓住「大學生」這個怪族群?
這絕對不是只要搞笑、只要新奇好玩......並不只是那些世俗認為的大學生印象。
大學生說得出、說不出的苦惱、在意的事、喜歡的是、考慮的未來......
大家也知道,絕對不是一個「無厘頭」就可以帶過的。
這些「痛點」要怎麼展現在社群行為上,都要靠每週的整理分析
後台數據的比較分析,讚數分享互動率留言點閱率,為什麼高點擊卻讚數低?為什麼同性質主題上次的情況卻不同?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怎麼提高特定主題的點閱率?怎麼讓哪些主題拉點擊哪些拉讚數?怎麼讓導流過來的人停留時間拉長?怎麼創造轉換率?怎麼在特定時節掀起大學生話題?怎麼利用時事?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十萬個為什麼完之後就是十萬個怎麼辦。)
與夥伴與老闆的討論,那這些都會漸漸累積起來的觀察力與應用力。
而且就行銷的範疇內,認識通透一個族群是找到痛點的方法,那如果身為一個大學生都不能深入了解大學生的話,那以後要怎麼把東西行銷給更多不同族群呢?
一周進辦公室一天,其餘時間自由安排工作時間。
當時我投履歷時,沒有太注重這點,只是單純覺得「恩這點好像不錯,不用出門耶」
後來發現,這點是對於我來說,很舒適的工作模式。
因為,時間是我自己的、我可以決定在我覺得我狀況最好、最適合工作的時候工作。
這也因「大學生」本身的生活模式有密切關係。
我覺得,身為大學生,重要的瞬間與體驗有很多、突發的事情也很多
有時候組員就只有半夜有空,今晚就是要熬夜討論
有時候這個下午就是想要離開房間,去散步、去走走、甚至是去玩。
有時候我就是需要放空、不動,來想很多很多可能很重要、可能也能很不重要的東西。
更別說還有很多人際上的、課業上的許多時間的佔用。
所以能符合自己狀況的編排好工作的時間,有突發情形時,也能彈性的去處理那時你覺得最重要的事情。
那麼你會是時間的主人、能決定自己的行程、自己的每一天。
這是在經歷了暑假時新實習每天朝十晚七的生活後,我最大的體悟。
也讓我意識到那樣上班族的生活,某種程度就是要割捨掉某部分掌握自己的權利。
這很讓人難過,但大概是嬌生慣養的我眼前橫亙著的現實。
說是學生的特權也好,冠冕堂皇一點的說是學會時間管理也好。
我覺得掌握著自己的時間安排,才會有自己私人的時間,可以思考、可以想像、可以徬徨、可以做夢。
就算結果徒勞浪費也無妨,這也是大學生可以被容許的任性吧。
除了這三點還有很多很多對我來說好的回憶。
比如說我剛進來的時候第一週的貼文直接被整個打掉,提案也是全部重想
被涵寶寶用嚴厲但非常精準的切入指點出我們的錯誤,啞口無言的同時極度不甘心
這個感覺直到現在都還在心底督促著我。
或是比如說在Blink沒有什麼職場文化,大家說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不用去猜測主管的笑與誇獎你可愛,究竟是真是假(murmur)
又比如說,對很多事情有疑惑有想法,也不用斟酌用字與問法半天,直接提出溝通就是最好的方法。
即使算到今天,Blink實習已經結束了兩個多月,現在想起來那一整年的點滴,還是覺得很溫暖、很有力量。
好的老闆、好的夥伴、適合我的環境、適合我的主題。
不好說這是最棒最值得參加的實習,這畢竟因人而異。
但,確定的是,只要肯付出絕對有超乎你想像的收穫。
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還有會被涵寶寶的真摯和熱忱感動,她是真心為每個實習生、為大學生在著想、在努力。
讓我也真心希望這裡能更好、更更好、更更更好。
大概是生日願望會想分一個給Blink的程度的希望(?
又是新學期開始了,希望我自己、涵寶寶、Blink、為Blink付出的每個人,都能迎來一個好的開始。
然後每天再比過得比昨天更好一點點點點。
勇敢往理想前進,不失望,不後悔,不害怕。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6 則回應
2018-09-19 13:11 #1
原來粉專上面是這麼多優秀實習生共同努力的成果~~真的超棒,給你們點讚
0
2018-09-19 21:35 #2
覺得你很優秀,原po可以教如何培養社群力嗎
0
匿名
2018-09-21 19:41 #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09-25 22:59 #4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9-03-02 13:16 #5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1-06 02:14 #6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