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學生期間時常在四處流蕩,走過天津、西安、青島、內蒙古、哈爾濱、漠河。
當時北京對我而言像是個休息驛站,與同學的交流也僅只於每週的兩門課。
從「觀光客」轉移到「留學生」的心態,能更深刻的透過空間節點的關係,
去聯繫周遭的人、事、物。
(北京大學 博雅塔)
除了台生群體之間的互相照顧,我發現自己與幾位福建的同學特別相處的來。也許是因為祖籍在福建泉州,拋開統獨政治敏感議題,其實對於福建來的人特別有親切感。而中國南方人相對北方人的性格跟習慣,也有很明顯的區隔。
例如說北方人比較豪邁直爽,「阿莎力」是他們的座右銘XD ...覺得你頭髮剪得不好看會直說;常常聚餐、打車(共乘計程車)會搶著付錢說我請客。南方人則是比較拐彎抹角、圓融處事說話,普通話(中文)的捲舌音比較沒那麼重;聚餐吃飯付款比較常走AA制(各付各的/平分);比較不想被佔便宜或佔別人便宜。
和我最要好的大陸同學來自福建福州,儘管他不會說閩南話haha。但我們總能對tone的一起聊聊班上的事情或人生理想。每次晚上九點多下課,我們都會一起騎著電驢(電動摩托車),行駛20分鐘的路程回到萬柳宿舍。相較於其他同學,他們是比較沒有所謂狼性的一群。並不是他們不強(這位同學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前20%畢業的學霸)而是他們比較不aggressive,群體主義大於個人主義意識。
有一天我在宿舍樓下領完包裹,一次扛了五六公斤的大小箱子。有個大陸學姊幫我按了電梯開關,進到電梯後主動幫我拿了幾個包裹。出於感激也禮貌性地跟對方寒暄閒聊,她說她是福建人,正在光華的MSEM(社會公益管理碩士)就讀。「你們台灣也算是福建的嘛~」然後就熱心的把我邀請進入微信(WeChat)北大福建校友群。然後我就莫名其妙的亂入了XD ...後來也常看到群裡一些校友會發一些南海議題的文章,甚至還有太平島的空拍照,說今天消坡塊的位置改變了,猜測台灣這邊的意圖是什麼lol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