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由華爾街日報的主筆所撰寫的報導密技。當初會購買這本書最大的原因在於,我在公司做的工作與自己做的專案中,有各式的訪談報導需要撰寫,於是就上了博客來查一下,有什麼書可以當作參考。這本看似有點牛的書,內容確實非常扎實。買了之後,一直都沒有好好消化過,都是以瀏覽的方式進行閱讀。不過光是這樣,在撰寫報導的技巧上,就有莫名的內化與提升。今天我將會針對這本書進行完善的書本摘要與說明,內容會分為四篇,這禮拜日與一和下禮拜同一時間會各發一篇。
在撰寫報導之前,怎麼取得素材、如何取得素材和什麼是素材,這三個問題就會變得至關重要。第一個小節中,本書便從原始素材的取得開始討論。
腦中的想像力,會是素材取得的第一關鍵。沒有豐富的知識庫在腦中便很難譜出,合適的文章,所以在進行任何文章撰寫乃至報導創作時,有兩件事便顯得格外重要,分別是「廣泛的閱讀」和「跨域性地聊天」。
這是所有寫作技巧的第一課,沒有廣泛的閱讀,揣摩任何人的文章架構與型式,便很難以個人之力,撰寫出好的文字作品。在閱讀題材的選擇上,除了自己偏好的主題以外,更要涉及讀者的生活和興趣,才能同理思考讀者。
傾聽每一個人的聲音和想法,聽起來簡單,但實際做到卻非常的困難。因為多數人都會在自己的圈子裡,討論同樣的話題與生活,但身為一個好的寫作者,就應當去接受更跨域的談話內容,好讓自己以一個更廣的角度敘寫某事。
當寫作者擁有豐富的知識庫可供取材之後,下一步便要將所有的知識內容進行組織。組織的方法有分為以下五種,以單向要因或多項變因為主的敘寫方式,為「外推法」和「綜合法」,以事件導向的敘寫方式,有針對單一線性事件的「局部定位法」、延展特定事件的「預測法」和多角度揣摩事件的「觀點切換法」。這些方法都是在思考文章脈絡時的一些作法。
任何一個事件都有它前後的因果關係,推導出其內在的變因,可以使自己更了解故事脈絡。
串聯任何一個事件的共通性,將這些共通點彙整後,變能以多個角度的變因觀看事件的發生。最後建立故事連結,創造話題與影響力。
追隨特定事件的發展,平鋪直敘的描述事件的脈絡和過程。
預先設想好事件核心發展的可能,並鎖定結果,搶先預料。
在預期法則中,也要同時辨識事件的所處的階段是位於「成熟期」還是「幼年期」。
利用不同人物所陳述的內容,來討論與描繪每件事情的全貌,產生內容的豐富與深度。
素材的積累與組織是上一章的重點,但是如何將既有的知識與內容,進行改變與創造,就是構思點子這一章節,需要討論的架構。
這裡的因果推理,有別於前一章的因果分析,這裡更像是開始為故事建立真正的框架,前一個章節則像是頭腦風暴一樣。在此階段,我們必須找出故事的關鍵元素,來確立故事內容的範圍,如果不設定故事本身的疆界,將可能使故事主軸發散而無重點。
此階段可以繪製分析,因果推理圖,可以包含三個要素:時間、距離和涉入對象。
挑選主題
有了範圍之後,便能挑選特定的主題進行撰寫,不管事歸納、延展或是收斂,都需要環繞在該主題。
記者鎖定單一主題時,可以把複雜和抽象的資訊轉變成讀者明瞭的具體圖像,以線性的結構把故事串接起來。
宏觀型特寫:挑選主題時,以主題的特殊性和特質進行撰寫。
微觀型特寫:主題因為典型,以更廣泛的故事進行撰寫。(以單一事件進行多故事的鋪陳)
利用多管齊下的方法,將故事的豐富度拓展開來,以事件本身提到的多種不同效應與反應進行撰寫。(以多角度的方式撰寫故事本身)
以小說家的觀點來撰寫報導,可以在採訪中強調的潛在喜劇、悲劇、諷刺或衝突元素。
(真的有點多,未完待續,嗚嗚,先這樣我明天再修改一些)
-
什麼是「鐘暑一夏」?
本計畫由鐘鐘自行發起,主要目的在約束自己,定期的進行文章書寫與思考問題。
-
我是鐘鐘_如果喜歡可以幫我按個愛心或一起討論
其他筆者相關文章請點:
鐘暑一夏
【搖搖書本好味道】找尋明天的答案_一本關於未來我們如何活著的故事
【醬的議題你討論嗎?】比較是尋找自我必經的過程
【無鹽課程最純筆記】10 個簡單的步驟讓你的影片更有電影感
自我反思類
#現實中的大學生活:從孤獨中學會勇敢
厭世文PK賽- 自由與厭世
【開學有感 觀點放送】希望成為一個自己不討厭的大人
【觀點放送】原來這就是「開智慧」
【觀點放送】鼓起勇氣去面對生命中的基本問題
【觀點放送】從標籤文之亂反思自我
工作相關類
【暑期日誌_打工實習】這次的實習,想談的不是工作,而是一場對話
【觀點放送】三種創業,三種價值
【觀點放送】利他就是讓你被暖到的意思!
【觀點徵求】先衡量命運,再來選擇吧!
【觀點放送】履歷、面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為甚麼存在」?
【觀點徵求】實習這檔事~
【時事觀察】蝦皮前幾天的行銷活動,你注意到了嗎?
【觀點放送】原來「管理學」有用?_如何避免風暴階段的衝突
【觀點放送】我討厭的不是保險,而是保險業帶給學生的世界觀
情感羈絆類
【心情小記】我不想成為父母生命中的過客,但我情不自禁
【心情小記】是的!愛情或一段關係是需要練習的。
【心情】上周我生了一場重感冒
【觀點放送】憂鬱症真的是沒有再跟你開玩笑!
社會觀察類
【觀點放送】社群發明影響網絡世代,在 IG 上的社群觀察。窺見新世代的社會現象。
【觀點放送】高等教育與權力之間的關係
【暑期日誌_評論分享】以前旁邊第一名的同學,其實在賣洗髮精給你?
【觀點放送】從私立大學與國立大學之間歸納人生的解
【觀點徵求】頂大與學店只是社會的樣態而已
【觀點放送】報導者_廢墟裡的少年_聽後有感
【觀點放送】論窮人與富人思維
【觀點徵求】從「團體報告」的荒謬,省思教育與人生
【寒假思辨】為甚麼青年人會覺得窮忙?
【觀點放送】過年就只是在演一齣戲
性別議題類
【觀點放送】期許一個沒有出櫃的明天
【觀點放送】當男同志成為一種職場優勢時!
【觀點放送】不要再問男同志,你是當男的還是女的?
【觀點放送】男性球隊的女性球經與性別關係?
【時事有感】你需要去同志大遊行的理由
【觀點放送】從菲律賓_火辣臺步國王論男同志存在
電影評論類
【暑期日誌_評論分享】天才的禮物_我們總是追逐的價值
【評論分享】東方快車謀殺案_善惡的彼端_最暴雷的那種
【評論分享】Sense8_八個人,八種特質,八種矛盾
生活工具類
【觀點放送】四個步驟建立閱讀習慣
【工具文】錢包掉惹教戰守則(圖文並茂)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