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18)Blink 暑期實習生的招募,共157 人申請,面試了總共24人,最後選出4位
很謝謝大家的參與,這一次的面試,我有發現我自己不小心說了不少話,可能因為最近太常講履歷課程以及履歷健檢的關係,看到履歷或是提供的相關簡報,都會希望多給些建議,畢竟我相信同學來申請,一定是有有心爭取、努力準備的,所以在過程中,忍不住會多給一些面試外的提醒與建議,希望未來不管會不會成為Blink 的實習生,都可以在未來找工作、找實習的過程中越來越順利!
不少同學有私訊感謝,也有人會希望提供一些回饋與建議,我在這邊統一整理一下,在這過程中看到的一些現象,供大家參考:
1.大部分的品牌,看到你熱愛他們的品牌,好感度會大增加!
講座時我常會分享我朋友去某運動品牌面試的經驗,基本上去面試的人,每個人身上都會是那個品牌的相關商品,表現出你對品牌的熱愛,其實很多企業都是,只要是消費型的商品,都會期待你是他們的愛用者。
其實一開始投履歷時會請大家填寫一些題目,是引導同學們做功課,沒有在佈告欄上寫文章沒關係,但至少你要知道,佈告欄有哪些服務,你要知道後,才有辦法回答,如何行銷佈告欄
甚至是面試前的題目也是,請大家分析Blink 底下的各粉絲頁,也是引導同學們做功課,因為以前的經驗,很多同學會建議,多開粉絲頁,但其實我們目前已經針對不同客眾同學開不同粉絲頁了,所以希望大家可以有基本了解後,提出來的建議會比較客觀與建設性。
這次的申請經驗延伸應用:申請前,請務必要試用對方企業的商品或服務,不是企業刁難你,而是這對很多企業是基本功,不只看網站首頁,要看看他們近期主打的服務或商品是什麼,不只要知道他們有粉絲頁,要知道他們粉絲頁的氛圍與操作方向是什麼。
我發現當初在管顧業這是很好的訓練,但台灣教育下,比較少有這部分的提醒,那就是確定好問題的範圍。
其實兩階段的問題不太一樣,在投履歷時,我們詢問的是「行銷推廣佈告欄」,到第二關,問題是「提高佈告欄的使用頻率」,所以第一題比較偏向,如何曝光,第二題,就需要延伸到使用,但是後來發現有些同學,在第二階段,仍然是以曝光為主,而忽略到,「使用」;你可以設計先曝光在吸引使用,但是這邊會更注重的是,使用的情境以及動機。
而使用頻率的話,其實很直接一點就是,如果你是客眾,你真的會使用嗎?你真的會被吸引嗎?若你自己都沒有被吸引(假設應徵實習生者都是符合我們客眾的樣貌),其他人會被說服的原因是什麼呢?你可以詢問身邊朋友的想法與建議,只是你要記得,是不是有突破同溫層迷思。
有些同學會提到徵文比賽,這還蠻中性的回答,接下來是扣分與加分,就需要看你的設計,畢竟徵文比賽是現在版上跟粉絲頁上就在推廣的活動,所以這邊除非有更強大的使用動機說明,不然這樣會很像你沒有做好功課。
這次的申請經驗延伸應用:拿到問題時,可以先想清楚,這個問題的範圍?他有什麼已經設定好的前提?他的真正目標與目的是什麼?當你都釐清這些點,再進行分析,才會切中面試官要的喔!
3. 面試時的口吻:把自己當成企業的一份子
當初看到這一篇文章
肯德基面試題目下半部內容,關於MBA跟面試官的互動,很有感觸。
企業招募人才,無非就是要一起解決問題。可是當你若是一直說:你們應該要...、競爭對手就是.... 等方式敘述,雖然你會覺得,我只是提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若是你的想法剛好是他們準備要做的,或是太創意他們都沒想過,那你的確有機會脫穎而出,但是大部分的狀況是,你非裡面的一員,其實知道的資訊比較片面,所以給的建議不夠完整,會變成你提的,他們以前說不定試過但失敗了,或是有其他第三方原因導致無法執行等,所以像是建議的相關分析,你可以提出你的想法,但還是要保留一定的彈性。
另外這也可以觀察,你是不是一個好的team player,這為什麼很多企業會安排團隊面試,然後在那面試中你們要共同解決與分析一個問題,這時候你是不是一個願意聽與接受別人的想法的人,就會很明顯表現出來。
這次的申請經驗延伸應用:把自己當成公司一員,真心為公司好的口氣去回答問題。不管是不是團體面試,在解決或是分析問題的面試情境下,適度要聽取對方或其他人的建議與想法,進一步調整你的想法,因為真正的目標是一起找到最好的方式解決。建議延伸閱讀:
剛結束今年第三場的群體面試。
先針對整體的想法整理了一下,關於分析報告可以怎麼做,等我有空一點再來整理成一篇文章!
5 則回應
2018-06-20 23:02 #1
難得看到創辦人這麼很用心
3
2018-06-20 23:03 #2
真的覺得做功課很重要!
那天居然被一位想面試Blink的同學問了一個很基本、只要用過佈告欄都可以回答的問題
瞬間覺得很不優啊~
3
2018-06-21 00:17 #3
推二樓
太好笑了XDD
1
2018-06-21 00:23 #4
真的會有人沒試用就去面試喔!這樣也太沒誠意了吧
這樣要怎麼回答問題啊,該不會去問那些再使用的人吧==
確定是來面試不是來上課的嗎?
1
2018-06-21 00:52 #5
天阿!這一波也太競爭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