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訂製完美—基因工程時代的人性思辨
作者:邁可·桑德爾
譯者:黃慧慧
出版社:先覺出版
-------------------------------------------
正文開始:
當今社會變遷的速度十分快速,人們為了適應環境的改變,往往會借助外部事物,例如家長使用各式各樣的教材輔助孩子學習,以及運動員借助外在的輔助增強訓練成果等等。無數的例子告訴我們,使用各種的方式強化人類自身的能力,進而追求所謂的完美,在人們演化的過程中稀鬆平常。但現在讓我們思考一下,是否有一些方法在使用時,受到人們的反對,亦或者是觸碰到普遍的道德底線?
現在讓我們回到書中作者想要討論的:「基因改造工程」。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對均為耳聾的夫婦,同樣想要一個失聰的孩子,因此這對夫妻利用篩選基因的方式,成功的得到失聰的下一代。此舉引來各方的批判,然而這對夫妻卻十分驚訝,這對夫妻表示:「身為聾人,我們覺得自己很完整,我們想要跟我們的孩子分享聾人社群美妙的一面—歸屬感及彼此的聯繫。身為聾人,我們真的認為我們過著豐足的生活」。現在請各位思考一下,你們認為這對夫妻的作為是否正確?假如認為錯誤,那麼錯誤何在?是將孩子設計成聾人,亦或者是使用基因科技這項技術。
如果是前者,那麼讓我們換個方向思考,既然利用基因科技使人殘疾,那麼用來強化人類身體呢?運動員想必會對此十分感興趣。運動員使用基因科技,使自己的體魄更為強健,使自己更為敏捷,球員使用基因科技,在球場上大放異彩。講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有點猶豫,透過外在科技進行改造,而非透過努力訓練提升技巧與身體素質,此時的運動,還保有所謂的運動家精神嗎?假使運動員進行基因改良可以被接受,那麼使用禁藥提升自身表現的行為,是否也擁有正當性?人們對於前者能較為接受,但在道德上兩者的本質沒有太大的差異,或者認為兩者都為錯,此時是基於何種道德理由予以反對?
當科技進步的速度高於人類對於道德的理解,人們不禁陷入困惑,究竟新科技的發明能帶給人類更美好的生活,還是會帶來不可預期的道德災難。複製人、電腦AI等等議題的道德辯論,都反映出對於新科技的道德辯論,只要人類的歷史持續演進,各種的道德衝突只會不斷上演。
-------------------------------------------
後記:
嘿大家好!我是不知所云。首先跟大家說聲抱歉,前陣子因為期中考的因素中斷發文,相信許多人也陷入期中考地獄當中。幸好不知所云我已經順利度過恐怖的期中考周QQ,同為【圖書館挖寶計畫】,《訂製完美》這本書是不知所云就讀學校東海大學圖書館中的藏書,有興趣的大家,也歡迎去附近的圖書館是否有這本書。
這次為大家帶來的這本書,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作者的另一本著作,內容主要在探討基因科技對於道德的衝擊,希望大家會喜歡。首先以這篇文章作為開頭,接下來的文章會為大家進行更深入的介紹。下一篇文章會探討之於基因改造科技,各種的反對論述。如果大家有任何的想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與大家討論。我是不知所云,謝謝大家耐心的閱讀。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 則回應
匿名
2018-04-28 #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