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約這件事一直滿有爭議
一派說法是:有更好的機會,當然要毫無懸念的毀約啊
一派說法是:圈子很小,千萬不能毀約,傳出去很難聽
站在公司方角度,他們也不希望好不容易決定的人選,on board那天消失得無影無蹤。
站在個人角度,自己會希望有更多的選擇。
到底能不能毀約?
**當然毀約絕對不是好事,不過以下先撇開道德面跟情感因素不談**
在決定毀約前,一定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1. 毀約的後果是什麼?
2. 現在的offer有什麼優點是另一個offer沒有的?
3. 有沒有比毀約更好的做法?
1. 毀約的後果:
- 被HR從此列為黑名單
- 被這家公司從此列為黑名單
- 黑名單的意思就是之後再去投履歷,上的機率也微乎其微,差不多是從此與這家公司永別。
- 自己的學校可能也會受到波及,殃及學弟妹。我就有聽過幾個案例,是前面學長姊毀約or做得太爛or態度很差,最後那家公司就不收我們學校特定科系的學生了。
- 更可怕的是,在圈子裡直接黑掉。這也不是危言聳聽,因為金融圈真的很小,幾家大行裡面的人,不論是主管級還是entry level,幾乎都互相認識。譬如說我面equity research,分析師們幾乎都互相知道"恩,現在市場上有這號人,他cover xx公司";面buyside也一樣,有一次面試官如數家珍的講出一連串名字,我嚇到XD
毀約這件事也滿負面的,雖然說金融業有分buyside, sellside,又還可以細分fund house, IB (investment bank), CB (commercial bank), broker, life insurance...等,但老實說,圈子還是超級無敵小。任何消息的傳播速度會比自己想像中快很多。舉例來說,一些上報的新聞,半小時後就會先有消息傳出是哪家公司,一小時後就會傳出當事人姓氏,一小時半後就會連對方學歷都找出來了....囧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毀約的威力,也不要低估毀約傳出去的速度。
2. 比較offer:
比offer是一個綜合性的比較,比較像是寫個函數f(x)=a+b+c+d+....
要input進去的通常會有brand name, function, exposure, company culture, salary, working hours, location...等
Brand name
比top tier / second tier / third tier
如果是本土top tier vs 外商second tier,我自己是會推薦第一個實習先去外商,畢竟外商自成一圈;後面的再去本土也不遲。但要注意,如果是外商third tier vs 本土top tier,那還是去本土top tier比較好。
*tier的分級沒有一套絕對標準,如果自己不太確定這要分類在top / second,可以多請教前輩的看法。
Function
看個人特質跟興趣了,特別是front office跟back office
不要勉強自己,因為會做得很痛苦@@
Company culture
這個比較主觀,就要透過面試看主管體現的特質
當然能多問問前輩們就更好了,不過發問時要有禮貌&要先做過功課,不要伸手牌
Salary
通常HR在給你口頭offer會提,但也可以先多方打聽看看。
不過一定要打聽之前在裡面做過的,越近期越好,不要道聽塗說。
像是有些感覺上會很高薪的job opening,薪水卻低得嚇人,聽到真的會目瞪口呆那種
而有些感覺上薪水普普的,開出來的數字卻意外的不錯
Working hours
由於金融業工時出名的長,所以我在考量工時的方式是用"我至少需要睡幾小時",來回推"我能接受幾小時的工時"
特別注意,如果是equity research或是broker,都超早上班,7:30是我聽過最晚的,普遍落在6:30-7:00,我還聽過6:00的。就要看自己能不能接受早起了。
Location
要特別注意不要落入"為了地點而太過勉強自己"的陷阱
不是所有事到了hub (e.g. HK, City, Wall Street)就會像變魔術一樣,變得神奇的好
也不是所有事在台灣就會變的神奇的差
每個人適合的都不一樣,實習的功效能讓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也建議多問問前輩意見,聽聽看不同的聲音。
我覺得如果幾個offer整體比起來都差不多的話,那就沒有毀約的必要。
但如果另一個offer很顯然完勝本來拿的offer,那自己就要再衡量一下後果,覺得自己可以扛的住風險,再做出決定。
3. 有沒有除了毀約更好的做法?
有。
通常HR會先給口頭offer,同時詢問你什麼時候可以給他們確切的答覆
這時候就要誠實講自己還在面其他家,但沒必要講出公司名稱
接著自己開一個給答覆的deadline,禮貌地問他們是否能接受?
最好還能把另一家面試的timeline讓HR知道,讓他們方便作業。
千萬不要什麼都不說,先答應HR,最後又不去,那就會被列入黑名單。
我覺得在簽約前,一切都是可以談的,而且誠實很重要。
HR不會因為你要他們等你,就馬上取消offer,因為決定發offer的是主管。
所以有什麼問題,先提出來,對彼此都好。
我拿我自己舉例好了XD 有一陣子我拿了3家offer,A, B and C (依照他們發offer的順序排)
我跟A說
It's my penultimate year so I have a lot to consider when choosing my summer internship. I will not decline you just because of company name. What I will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are my career path and the exposure I can experience.
(這是我的最後一年,所以暑期實習對我來說尤其重要,我不會因為公司名氣就拒絕你們,我考量的是我的職涯發展與我可以學到的東西)
然後A就很爽快的等我快三個禮拜 (非常感恩)
我跟B也是講差不多的話,他們等我一個禮拜多一點 (真的感恩)
C則是整個進度比較慢,雖然有拿,但我中間發生一些事,我沒辦法拿C的offer,當下也就直接跟C說清楚了。(有點沮喪)
總之,站在HR的角度,只要你好好跟他們講,其實他們都是可以溝通的
最忌諱的就是什麼都不講,最後人間蒸發...毀約絕對不是好事!
盡量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真的萬不得已,要走上毀約一路,也要先想好後果,不要衝動。而且做了毀約的決定後,就要自己扛起所有風險。><
然後盡量多詢問其他人的建議,在業界10年的人跟在業界5年的人看法差很多,最好能聽聽看不同聲音,好好思慮再做決定。
套句當時我很迷惘時,一個ED跟我說的:you are just in the early phase of your career, so it's hard to tell what kind of choice is correct/incorrect, but I will say: the world is small, very small.
By 發霉的青春
3 則回應
匿名
2018-05-18 12:29 #1
鼓勵了作者
0
2019-03-26 16:33 #2
小幫手提醒:婉拒錄取 (Offer ) 會造成不好的觀感嗎?該如何婉拒呢? 裡面有提到這篇文章喔!!
0
2019-05-01 01:23 #3
小幫手提醒:#大學生找實習/工作 【求職大補帖】 裡面有提到您的這篇文章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