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的世代,我們習慣了用手機和電腦打字,
雲端化,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日曆、上課筆記等都可以線上記錄、編輯,
不必再寫到手很痠,就能快速記下許多資訊,
也許這是一件好事,但容易太過依賴科技產品。
很多人說,在未來的世界,小孩的老師可能就是電腦,
現在有些學校也都計畫性地購買平板電腦,
老師上課使用PPT,學生的筆記就是和老師拿PPT回家複習,
不過,這樣對於學習是最有效的嗎?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在《寫字,不能被取代的價值》這篇文章中提到:
「寫字要指揮手的肌肉運動,肌肉的運動也是一種記憶,就強化了這個字的學習。」
其實我們對於記憶事情,除了從眼睛觀看後大腦記憶,還有用手的肌肉寫字,大腦也會去記憶手部肌肉是如何運動的,
透過這樣的連結,記憶會更加完整,也強化事情在大腦中留下的印象。
有個實驗測試讓還不會讀寫的小孩利用不同方式學習文字,用寫字的方式對大腦活化的強度是最高的。
也許每個人對於記憶一個東西適合的方式不同,
但我個人喜歡利用寫字加深記憶,
不管是上課做的筆記,或是課後複習。
有時候在規劃事情,我也覺得寫字比較容易理清思路,
或是寫寫自己的心情日記,
現在社群網站發達,人人都能在網路上發表心情,
不過我覺得用寫字的方式記錄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
也是另一種回憶的收藏。
自從我開始使用Google日曆,所有的行程規劃全部電子化,
可以清楚提醒你什麼時間有什麼事情,
不過前幾天在整理房間時,看到很多本以前的跨年日曆,雖然都小小本的,
裡面卻寫滿過去每一天做的事,還有一些心情、對生活的期許和目標,
想起一些過去的回憶,這應該是回顧Google日曆不會有的感覺,
寫字,是有力量的,即便相對耗時耗力,但一定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
我曾想過,如果有一天網路大當機了,科技產品不能用了,
是不是我們所記錄的一切也就跟著消失不見了呢?
相信現在一定還有人,手寫記錄自己的人生,
我期許自己也鼓勵大家可以多寫字,
留下一些紀念。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