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這一篇文章 - 我在實習學到最重要的事:對每件事都有ownership
雖然認同裡面的精神,但是有些看到的其他情形想分享
我自己在外商在新創都有實習過,只是我跟其他人的經驗比較不同,
我是先去外商,後來才去新創公司
所以感觸特別深吧
在外商,的確大家都是ownership 導向,在新創,更需要ownership,
但是一個你會做得很開心,另一個,很常會遇到做得很不開心的實習生
為什麼?
我自己觀察是:
1. 徵選的對象不同
敢去應徵外商的,基本上都是校園神人吧,若不是學霸,就可能是特定社團出來的,
這些人的個性,工作最注重的,常常是目標導向、成就感導向
他們會希望表現自己,他們要的是一個舞台
但是新創招募的對象,會比較雜,所以每個人profile 差異性比較高
一定有超強的人,但同時也有些是為了賺錢的人
2. 加班都沒有加班費,但是基本薪資差很多了
tier 1 的外商,FMCG 類型除外,有些reatail bank 也除外,基本上他們給實習生的薪資是跟正職差不多
但是在新創,有沒有薪資都不一定了,
有些新創的確是tier 1 外商出來的老闆,他對我們的教育與期許也都是tier 1外商實習一樣
可是老闆忘了,薪資差很多
竟然還在半夜2:00 email 要我修改什麼東西,修改沒關係,但說隔天一早要...
有一次我也跟我朋友討論到這件事情
若現在你的實習,一樣ownership ,但是從tier 1外商,改成台灣本土企業,或是台灣的新創,你願意做嗎?
勉強願意
若你的實習,變成本土企業或是台灣新創,但沒薪資,可是一樣ownership 的發展空間,你還願意做嗎?
瞬間他就不講話了
我想很多理想與美好,都需要建築在現實的錢錢上面的!
本文章發表於:工作。實習。打工心得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