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紹一下講者,
簡立峰先生是台灣Google分公司的第一位員工!
員工代號是001,這個數字具有開創性,
也符合簡立峰先生本人給人的感覺:勇於嘗試,觀點新穎。
------------------------------------------------------------------
#台灣可能要往芬蘭模式發展#
他首先將台灣與芬蘭對比,並介紹台灣可參考的"芬蘭模式":
芬蘭主要產業:
電子(Nokia),木材
芬蘭非常仰賴俄羅斯這個大國
這個大國最近對木材需求銳減(因為電子化不需要紙了)
芬蘭已經連續九個季度負成長了
但是芬蘭產業轉型成功
很多app都是他開發的
台灣很可能要往芬蘭模式發展
但是台灣的新產業一直沒出現
-------------------------------------------------------------------
#大家都不運動#
再談到網路、電玩產業:
Game是沒有國界的
最容易接近市場的
台灣網路成癮
因為大家都不運動
("大家都不運動"這觀察真是太透徹了xD)
-------------------------------------------------------------------
#每一次泡沫前都是創新的最高峰#
還提到一個我覺得相當新穎的看法,是不同於經濟學、金融學家的看法:
【每一次泡沫前都是創新的最高峰】
因為募資容易!
能在泡沫後生存
才能真正崛起
在泡沫後繼續投資,才不會miss掉機會
2000網路的時代
2008手機的時代
2016人工智慧的時代
中國BAT(百度 阿里巴巴 騰訊)
兩年後三巨頭要倒一家!
最可能是百度倒
因為他們網路國際戰爭失敗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可以很好地形容知識經濟:
It's better never than late.
如果你沒在一開始就加入,搶得先機,
那就學學龍應台<目送>提到的:
他的背影告訴我:不必追。)
-----------------------------------------------------------------
#軟體正在吃掉全世界#
他講到未來發展趨勢,這部分相信是大家最關切的:
三個key word: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Mobility
這三個元素將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但台灣卻還在一直發展這三個部分
未來是AI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
網路是數位國土
當台灣的數位國土(軟體)全被外國掌控,就是一大問題
網路強國:美國,中國
網路新興市場:東南亞,非洲
網路飽和市場:中國
軟體將成為產業鏈的加值部分
所有硬體(如:手機,麥克風)將成為過客
軟體供應商是強權
硬體供應商是弱者
台灣代工就是為硬體供應商服務
【軟體正在吃掉全世界】
軟體公司的服務都是靠機器
不是靠人!
Amazon:bookseller
Netflix:video
Google:marketing
Linkedin:recruiting
Uber:taxi
Airbnb:hotel
----------------------------------------------------------------
#台灣最大困境:缺乏具有商業能力的人才#
未來很多工作都會被機器取代,在台灣的我們該如何因應呢?
台灣未來機會:中國大陸將引領科技業
台灣有許多工程師人才
台灣懂得做生意的人
大部分都離開台灣了
所以發現不到台灣的機會
台灣目前最大困境是:【缺乏具有商業能力的人才】
台灣專業人才不缺,但就是沒有商業力量
IOT(Internet of Things)
Pc時代 對硬體需求量 一億
手機時代 對硬體需求量 十億
物聯網時代 對硬體需求量 一百億
全球時代就是比「大」
台灣頂多剩下三、四家企業能保他
:台積電,鴻海,第三個不知道!
中小企業能讓人民感到幸福
大企業能讓國家經濟成長
台灣其實是雲端數位時代收益者
但沒有被台灣人民感受到
因為台灣沒有「品牌」
-------------------------------------------------------------
#Google發展#
Google search將變成傳統產業
Google的重點將變成「Alphago」
Drone:飛行的機器人!
(*drone 無人駕駛飛機)
放到皮下組織的IC:需要生物封裝技術
智慧工廠:汽車!
------------------------------------------------------------
#站在十字路口,要把危機化為市場#
最後簡立峰先生給出勵志小結。
站在十字路口,要把危機化為市場
Appier : sequoia capital贊助
Arayark: 被google選中十大app
媒體充滿裸體與屍體!風氣極差!
QandA
1.未來機會在人,不在地點
2.人工智慧就是大數據加機器
3.台灣把傳統產業電子化,數位化就是一種創新
4.當面試電話打給你時,你不要說自己是在台灣,因為沒有人會在意誰在哪一國!要有自信能比MIT或哈佛學生強!
5.面試時要有自信
6.鼓勵新創企業與大企業結合!新創企業能給大企業動能,大企業像是google已經五年沒有內部創新了,都是併購外部新創企業。
附註:推薦的新聞。
智慧服務:物聯網帶給台灣的機會
人工智慧:下一波科技革命?
---------------------------------------------------------------------------
個人心得
其實這場演講是在5/5聽的,
至今已經一個多月,
但仍忘不了簡立峰先生當時簡潔有力的簡報技巧,已經幽默風趣的對談。
科技業更迭遞嬗極快,
日本與德國在大數據、物聯網這場戰役中輸了,
他們投入的大量資源也就白費了。
台灣現在站在十字路口,該如何把危機化為市場呢?
也許,要先從人民給予台灣信心開始。
By發霉的青春
2016.05.05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