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ryanshiba〉
記得在一門經常要我們以書寫反思所得的文學課上,教授不斷強調 “Good writers use dictionary”,因此即便在申論考試上,他也開放所有人使用電子辭典。而我認為,由於我們可能都不是英語母語使用者,在撰寫英文文章時更應該勇於尋求外部資源,讓自己的語句更流暢通順,表達更自然得體。求助字典或網站不代表你的英文必定有待加強,因為一篇文章一定有讀者,所以為了能 be kind to your readers,別再逞強只想從你腦袋中挖出全新 idea,完全仰賴自己的語感寫作了!
以下資源是我應付各種英文paper的好幫手,是我下筆前必定會先打開的幾個網站,肯定可以拯救你於字句的掙扎猶疑當中!
第一個要推薦的工具是索引典。這個網站不但提供字彙的定義,讓人檢視自己所選用的詞彙是否準確,還提供同義詞(synonyms)的搜尋,可以幫助避免一直使用同一個詞表述的情況。例如,如果發現自己在文章中一直使用到 beautiful 這個詞(網站定義為:physically attractive )就可以把它丟到搜尋列,看看有什麼相近的詞彙可以代替使用。網站也很貼心的從相關度(relevance)高到低排列這些同義詞,在這例子中,像是 alluring, charming 等就被選為相關性較高的詞彙。不過,如果不確定某些新詞彙的意思,個人還是建議先查詢字彙定義,以免用到不該用的字。
這是一個台灣團隊開發的搭配詞(collocation)網站。為什麼我們必須留意搭配詞呢?因為有時,看起來文法和字彙都正確的句子,母語者一檢查就會立刻發現其中不流利且不道地的用法。為了讓字與字能夠自然且正確的連結,搭配詞的概念就非常重要了。簡言之,有些字就是該配特定的字,否則就會看起來很奇怪!例如,工作機會的英文就絕對不是 job chance,而是 job opportunity。have breakfast 也比 consume breakfast 來得自然許多。
除非每次寫英文文章都找得到母語人士幫你改,不然搭配詞的錯誤還是可能在你沒注意到的地方冒出來。畢竟這些「習慣用法」,非母語人士是很難完全掌握的。於是乎這個網站就派上用場了!我個人最常使用的功能是這兩種:
每個用法後都會提供詞組(phrase)被使用的次數與比例。據此你就能判斷哪個說法是比較常被使用的,進而選擇一個可能的習慣用法。不過這網站有個小小的缺點,就是沒有提供完整的例句。
網站:linggle.com
如果需要完整例句的話,其實最方便的就是使用 Google!大概很多人都有用過這招:把一個寫好的句子丟上搜尋欄,看有沒有人寫過一模一樣的句子,以求得安心感。不過呢,要出這招前有幾點需要注意:
這點應該很直觀,有另一個人恰好和你用完全一樣的詞組成句子的機率實在太低了,所以請用短的詞組來搜尋,比較有參考價值。
接續前面的例子,假設要確認 job chance 和 job opportunity 哪個比較常用,請分別用 “job chance” 和 “job opportunity” 來搜尋,比對哪個資料筆數多,確定何者較可能是習慣用法。如果沒有加上引號,系統會認為這兩個字在搜尋時可以拆開,可能會讓資料筆數產生誤差。
這點非常重要!如果使用繁體中文介面,系統查詢到的可能包含很多台灣人寫出來的英文,不見得完全正確。所以請把國家地區改成英美等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國家,查詢到的才會是母語人士的資料。
〈bryanshiba 其他文章〉
© blink.com.tw
1 則回應
匿名
2018-10-14 23:39 #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