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日本漱口水廣告,
裡面有句台詞我印象滿深刻的。
(圖片:Youtube)
「一個男人通常花1/10的年薪買手錶」
這句話背後的邏輯是:
「花1/10的年薪買一隻好手錶,很值得」
值得不值得見仁見智,
好的手錶、好的包包、好的車子的確品質有保障,
但「這個東西只花我1/x的薪水,很值得買」的想法會導致很多不必要的消費。
Sales常常用「你工作多久多久就可以買下它了」誘惑你消費。
這是滿高明的行銷手法,
1. 你會產生一種「我買得起」的感覺,所以會覺得「這不是浪費錢」。
2. 你會產生一種「我很努力工作,買它是為了犒賞自己」的想法。
3. 你會覺得如果用「工作多久=它的售價」來看,等於是把這個價格拆成幾個部分來算。於是這個價格就變得很合理了。(與分期付款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
1. 浪不浪費錢,不是看你買不買得起;而是取決於它對你是否可有可無。
常言道:買你需要的,而非你想要的。但有時候就是會有購物慾,偶爾滿足一下是可以的。
但千萬不要買那些「只是一時想要,過一陣子就變得可有可無」的東西。
例如:你只是一時很想要一款跟迪士尼聯名的小夜燈,但你晚上睡覺一定要全關燈才睡得著,那麼這個夜燈也只會亮個兩三天,之後就會進倉庫了。
2. 犒賞自己?不,你會更空虛。
很多人會說,我努力工作,買個很想要的東西,當作犒賞自己。
但你會發現,得到那個東西後,反而會更空虛。
因為你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把工作的目標設定成「買下它」,等到真的得到了,目標達成,頓時會失去一個努力的理由。
於是你要再創造一個努力的理由,再列一張購物清單,再膨脹自己的購物慾,最後陷入消費主義的漩渦裡。
你可能會說:不會啊,我買下它的那一剎那,獲得很高的滿足感。但是,這樣由物質來的滿足感通常消失得很快,你會渴望更多的物質去填滿空虛。
3. 你以為你只是花薪水買東西?還有機會成本呢!
以最最最萬惡的22k為例,
你如果每個月省吃儉用,硬是一個月存1萬,一年後有12萬(忽略銀行低得可憐的利息不計)。
你把這筆錢開心拿去買個名牌包,你以為你只是花12萬買包嗎?
不,你損失的還有把這筆錢拿去投資後的可能利潤!
我們就用12萬去算,如果全部投資於股市(而且是定期定額買大盤指數ETF的被動式投資),一年後就變成12萬6000,然後你可以用更多的本金去投資。
如果你把12萬都拿去買包,等於你的本金就歸0了,一切投資組合都不成立了,因為你沒有本金。
所以當你想:這東西花我1/x年的薪水就買得到了,千萬不要忘記,你花了這筆錢,等於錯失一筆投資機會。
當然,會有人說,投資有賺有賠,誰知道會不會到頭一場空。那就算你全部存到銀行,也等於是在存退休金啊。(而且越早存,base越大,利息領越多)
延伸閱讀
By 發霉的青春
5 則回應
2017-04-22 #1
感覺是要先學投資~ 老實說我真的很容易「犒賞」自己 XD
0
2017-04-23 #2
子婷:
恩恩,投資越早學越好 :3,可以先用模擬程式練習一下。
我也超容易犒賞自己的哈哈哈哈哈,常常一不小心就手滑了。
0
2017-05-15 #3
我是經常OS:"這東西大概少吃個__餐就能買了,還能減肥呢"
或是"房子那麼貴沒差這點錢"
然後就手滑了XD
0
2017-05-15 #4
3F:
哈哈哈真的!而且那些手滑買的東西最後幾乎都用不到 (崩潰)
0
2018-10-17 #5
看一看自己的支出表,瞬間購物慾望都消除QQ然後再看看自己的薪水,所以待買清單直接消除QQQ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