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半個月了。
經歷過第一天去就被境外基金結算日洗禮、第三天去被開始報稅季程序的震撼教育,
我覺得我大概對每天的工作強度與工作內容有點瞭解了。
先解釋一下投信公司是什麼?
投信公司全名是投資信託公司,公司英文名會叫Investments,資產管理公司跟投信公司本質90%相似,資產管理公司英文名是Asset Management Co.(有些銀行很討厭,寄對帳單過來都用MNGE縮寫,一開始完全看不懂QQ)
公司會分成前端與後端,
前端是銷售業務人員,大多會推銷自家的基金,產品專案也在前端、替你做資產規劃;
後端是交易部、投資研究部、基金經理部、基金會計部、法遵部門…等。
交易部:
真槍實彈在股市與債市中廝殺,下大單時會分批分量下單,以免部位太大造成價格過大波動。(法人買股票/債券一次幾百萬起跳,幾千萬更是司空見慣,不分批下,一次all in,整個線圖等於是你畫了XD)
投資研究部:
對總經環境、股債市場、個別產業進行質化與量化分析,並給出合理預測。投資研究部很吃真本事、真功夫,
要懂財務分析,財務模型也要一把抓,還要有精準眼光,能有邏輯地做預測。之前有寫過一篇文章,解釋
投資部門為何一直強調邏輯。主要是因為:一份有邏輯的研究報告,才能說服人,尤其你部位好幾千萬,你沒個邏輯在,會睡不安穩的。
基金會計部:
我待的部門。要做出基金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處理扣繳憑單、股利憑單、交易紀錄等等。在這裡要有會計、稅法、金融、經濟等知識,都要面面俱到,而且是很深厚很扎實的知識,不然你會被電爆。
法遵部:
compliance,要確保金融商品符合各種雜七雜八的法規。是個我很崇拜的領域,能看那麼多條法律還不吐血,太神了。
之前寫過
一篇文章,有提到外商很忙、非常忙、超級忙。
我大概說一下我的實習日常生活好了
(挑一天不是很忙,也不是很閒的日子說)
8:30-9:00 進公司,收來自各家保管銀行(信託公司會配上一個保管銀行,簡稱保銀)的資料,按照基金類別,分給各基金負責會計。
9:00-10:00 去Bloomberg撈盤價。撈FRD(外幣11國聯軍,簡直是霸凌QQ)、bond prices(美債收盤價)、exchange rate(台幣匯率)。
10:00-11:00 去Bloomberg Builder撈股價、去證券公會撈基金淨值(NAV)。然後把數據資料整理好,按照基金類別,分給各個基金負責會計。
11:00-12:30 收來自銀行如State Street、HSBC的Corporate option(我不知道中文怎麼翻,就是會給公司幾個選項,讓公司選擇,通常關於股利、除權等),然後寄信給新加坡分公司的顧問,讓他們答覆。
12:30-13:30 午餐
13:30-14:30 收來自券商的交易確認單(trade confirmation),請交易室的人簽名。
題外話,這些券商都是很猛的外資券商,很少看到本土券商,有J.P.Morgan、Morgan Stanley、Macquarie等,一開始看到會很激動,後來忙到翻,就無感了。
14:30-15:30 整理信件,找出所得稅扣繳憑單與股利憑單,按照基金類別歸檔。
題外話again,看到一些數字,才發現台灣四大事務所的公費,真的很低阿...。之前我香港的同學有跟我說他們那邊四大的公費收費標準,現在比較一下,只能幫台灣QQ。
15:30-17:30 整理基金的資產負債表,這個超級,忙。做完覺得靈魂快出竅。
而且這些事情絕對不會像時間表這樣排,它會一次排山倒海而來,你覺得你快被淹沒。
所以你要秒速反應,利用2~3秒的時間決定好這些事情的先後順序(真的是秒速反應,沒有任何發呆的時間,除非你想被罵)。
開始做事。
不要停。
做事期間常常會有其他人給你新的任務,你這時就要發揮Multitasking的技能了,最好能夠一心二用,不然你時間根本不夠,但一心二用的前提是:你要夠細心、記性夠好。
像我有次就犯錯了,寄信忘記打標題,主管微笑問我怎麼沒標題,我只能傻笑看她。
超可怕的QQ,覺得我在作死。
總之,這個實習讓我學到很多,不管是專業知識,還是技能類別的。
Multitasking我覺得是最重要的,它幾乎可以做為生存技能了,無論是在工作還是在學校,有完美的multitasking技能,都能讓你做事更有效率。而且它能讓你在忙到頭昏眼花時,心情還能維持在尚可的範圍內。
By 發霉的青春
In Kaleidoscopic Intern Life
1 則回應
2019-06-23 13:56 #1
小幫手提醒:「本土 vs 外商 vs 海外」工作環境大比拼! 裡面有提到您的這篇文章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