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曾自傲於擁有許多社團和領導經驗的我,在面對升學壓力以前一直過著豐富、忙碌卻滿足的生活,卻在經歷一年的苦讀空窗期、考上了理想的學校後,才發覺自己除了學業外已沒有了可奮力投身之處,看著大家用力社交和準備用各種活動經歷填滿自己時,我的大學第一個學期卻是社交恐懼、排斥活動參與、吸貓跟每天睡到中午,在「混一色」和「清一色」的笑聲中壓抑著深知自己其實是張無色白紙的不安和罪惡 — 我該找點事情做。
嘴上說著不會被政大蔓延已久的競爭氣氛影響,卻開始焦頭爛額的急著排進菁英團隊的隊伍,所幸沒有因為著急誤入歧途,我在大學上學期的尾聲錄取了創聯會行銷組,同時間也獲得了人生第一份兼職工作。
身為沒有任何行銷經驗和硬實力的新手,行銷組對於我而言充滿陌生、距離感卻也新奇,成員(不論組長或是組員)皆是經驗豐富的學長姐,必備的繪圖工具更是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難上手軟體,想不到還未熟悉一切的我竟然被分配到了第一份行銷企劃的第一篇圖文寫手!第一個難關,就是在摸索創聯會平台本質的同時,還要思索希望帶給受眾且會受觀迎的內容,十幾個小時的繪圖教學影片和操作練習,一個寒假就過去了。進入行銷組的前一個月,別說實現自己對於行銷的種種幻想了,光是將所想內容化為文字再放上模板中呈現都是當時過不去的坎。
早上六點起床上班,下午三點趕去學校開始 21 學分的課程到晚上九點,再用凌晨的時間將行銷業務趕完是我的日常。接下來的這一個學期,似乎終於把生活過成了我當初想要的模樣,充實了自己的行銷硬實力、獲得了財富自由可以儲蓄理財,也擁有了自己滿意的行銷作品集,卻時常有種自己好不快樂的想法 — 「這段時間我明明得到那麼多,到底哪裡出了錯?」。
在行銷組的業務像是日複一日的照組長的建議修修改改那些圖和文字,早已沒了擁有自己主見和行銷企劃發想的時間,就連兼職工作也都是抱持交差了事的心態。我終於意識到當初自以為地將生活漆上各種顏色,卻導致人生這塊畫布混濁至已看不見原先的色彩,犧牲了健康、生活品質,與和自己相處的時間,也因此無心思考曾經的動力及初衷。
曾在某次講座中一位企業主管說道,他審核履歷的標準從不是追求琳瑯滿目的經歷,而是思緒清晰、善用排版和留白的人。因此我在一次創聯會的全會中向會長提出了「如何進行時間管理,找回與自己獨處時間」的疑問,而我獲得了以下的回覆:
「利用急迫性和必要性將自己的義務及興趣分級,減法思維才能提升執行力。」
減法思維即是合理的減少自己身邊一些不必要、與現狀不匹配的事情來提高效率的一種思維。太多人盲目地追隨加法思維,就像感情、課業、社團、實習、個人等等的排序經常是面試時會遇到的考題,而全部排一曾經是我的答案。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妥善分級並一一完成目標時,最終只會導致什麼都做不好。因此在確認接下行銷長這個頭銜後,我意識到更重的責任即將降臨在身,於是開始將身外之物依照以上原則進行整理,並拿起橡皮擦一塊一塊擦除排序在後的選項,辭去了兼職的 25 學分,拾起總被遺忘的藥袋,整理並清空桌上散亂的待辦事項,重新準備身心狀態,不僅為即將被賦予的新身份、也為自己留下待填補空間。
進入創聯會的第二個學期,我正式成為了行銷長,即使自小不乏領導經驗,但也僅限於帶領年紀相當、生活圈相近的團隊,因此在這學期要領導一群新進的陌生團隊,依舊是成員中的「忙內」大概是擔任行銷長最初的難關。面對資歷比我豐富、來自不同科系的學長姐們,我研究最多的是拿捏團隊角色及溝通技巧的著墨 — 如何在尊重專業的前提下引導成員至創聯會的大藍圖中,以及如何以一個年紀較小的角色去管理團隊,並且代表行銷組在組頭會議中進行跨組交流與溝通,尋找自我定位成為大二上學期我最具「急迫性」與「必要性」的課題。
在自我摸索及與組員溝通的過程中,我意識到既然對於作為權威型領導者感到彆扭,那就以類似朋友的民主型代替吧!利用自己善於耍寶、撒嬌的性格,成功慢慢拉近我與組員和與其他組頭間的距離。相較於上一個學期的匆匆忙忙,重新騰出的自我規劃時間給了我動力進行團隊軟實力的培養也使我更加享受 Brain Storming 的過程,如今回頭,即便懷念也從不悔於當初放棄一部分的生活專注於此。或許,也因創聯會值得!
曾經我有過那段身心俱疲以致無法站起身的時期,支撐我走到如今的是當時決定讓自己休息片刻的狠心覺悟,感謝當時身為白紙的自己勇敢跨出第一步,也感謝即使疲憊不堪仍努力上色的自己,更感謝勇敢拿起橡皮擦為生活留白的自己。
或許看到這裡的你也正處於被加法思維束縛的階段,賦予過多使命在身卻又喘不過氣,何不稍微停下腳步好好欣賞畫布上的色彩,或許留白對你而言也是個好選擇。
政大創聯會 8.0 行銷長 — 謝舒印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