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藝術跨域工坊 X 論譠】
Make Art!新媒體藝術發展與自造者運動風潮
當自造者運動成為全球熱門的潮流,各地的 Fablab,Hackerspace 與 Makerspace 的製造與創造空間不斷增加時,該運動與新媒體藝術發展並行的 DIY 或 DIWO 的運動與精神, 有何同質與異質性?兩者是否會互相牽引進而對新媒體藝術未來的發展產生影響?【數位藝術 跨域工坊 X 論譠】邀請來自日本、中國及台灣擁有自造者及新媒體藝術雙重經驗的四位講師, 一同探討這兩者的歷史發展脈絡,釐清與耙梳新媒體藝術與自造者運動發展的未來走向。
時間:2014/11/14(五)-11/16(日) 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二號)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美術館
活動資訊:
類型 | 日期 | 對象 | 地點 |
工作坊 | 2014/11/14(五)-11/15(六) 10:00-17:00 | 大專以上有興趣之民眾,共 4 場工坊,每場招收 15 名學 員,以能全程參與者為優先 | 於國美館演講廳集 合,後分組帶至各教室 |
論譠 | 2014/11/16(日) 13:30-16:15 | 對新媒體藝術發展與自造者運 動風潮有興趣之一般民眾,200 名 | 國美館演講廳 |
日本的小林茂教授除了於日本知名學府情報科學藝術大學(IAMAS)授課與培育新媒體藝 術家,同時也是日本 FABLAB 的推手,並主持 f.labo 的製造實驗室。深圳目前成為全球自造者 運動的重要基地的角色,除了完整的製造鏈外,Seeedstudio 最初為設計師與藝術家代工製造 的角色,逐漸轉為自行創造與製造的主體,同時支持開放源碼與社區經營,劉得志先生負責深 圳的開放社群的經營,也有新媒體藝術創作的經歷,綜合了深圳製造,社群與空間的獨特經驗。 台灣的柯智豪為多媒體藝術家,並同時身兼音樂製作人、資訊與媒體工程師等多重身分,具有 跨領域的互動媒體整合專長,近來受邀擔任新一代自造者的講師,兼具自造者和新媒體藝術創 作的經驗。Dimension+蔡宏賢總監以過去長時間的新媒體藝術工作思考自造者運動的意義與未 來開創的價值,綜合以上各講師的背景與專長,將為我們帶來從點子發想到創意實踐的實作工 作坊,並於論壇以自身經驗分享新媒體藝術與自造者運動發展的觀點。
工作坊 WORKSHOP 2014/11/14(五)-11/15(六)10:00-17:00
{工坊 A}打造你的電子夥伴 Getting started with designing companion devices
講師:小林茂 Shigeru Kobayashi(日本情報科學藝術大學 IAMAS 教授)
內容:本工作坊將運用輔助工具包為你的智慧型手機建立無線的電子夥伴。學員將會在團隊氛 圍中學習,從了解科技開始,學會如何將各式各樣的新奇點子透過素描的方式描繪出來,再運 用簡易的硬體電子元件打造自己的硬體素描(hardware sketch)。
v 學員請自備:筆電、 iOS 系統相關設備(如: iPhone、 iPad 或 iPod touch)
v 本場工作坊全程以英語授課,中文翻譯
{工坊 B}Little Bits 的創意 Creation of LittleBits
講師:劉得志 Kevin Lau (中國 Seeedstudio 全球創客生態社區總監)
內容:當樂高積木第一次貼上標簽開始在市面上推廣的時候,足足促進了建築師,工程師,城 市規劃者們的想像力,鼓勵儘管沒有工程技能背景的小孩子,成年人們也一同加入創造者的隊 伍當中。儘管如此,我們仍舊和科技有著一定的隔閡。本次工作坊將透過 MIT Media Lab 所發 展的簡易電子積木套件 LittleBits,結合不同的材料碰撞出各種可能性,關注參與者的創造力, 鼓勵大家先拋開電子技能的畏懼,將科技作為工具之一,發揮我們雙手創造的能力參與一場別 具一格的創作。
{工坊 C}音樂與聲音藝術創作 Music and Sound 講師:柯智豪 Blaire Ko (台灣多媒體藝術家,音樂製作人)
內容:行動裝置充斥的現代,聲音是唾手可得的素材。人類透過聲音的原理一步步拓展數學、 物理、訊號的認知,漸漸架構出現今世界的樣貌。講師將從基本的聲音與音樂理論入門開始, 讓你了解何為聲音藝術,並透過錄製與編輯聲音的實作課程,深入淺出的帶領你進入音樂與聲 音創作的領域。實作上使用簡單與容易取得的工具-Pure Data 程式與 Contact Mic,創作出聲音 可驅動的程式內容,或是將物件轉化成可演奏的樂器。
v 學員請自備:筆電、手機、手機傳輸線 {工坊 D}按鈕學 Buttonology
講師:蔡宏賢 Escher Tsai (Dimension+創意總監)
內容:按鈕幾乎是每項電子物件啟動的一個媒介,而每項互動作品也都需要靠著一個觸動的要 素來產生動作,本工作坊將帶你認識按鈕的歷史與發展過程,並學會自己製作,改裝與設計按 鈕,將按鈕設定為一個觸發的行為,可以觸發燈光發亮,馬達運作,甚至雲端的網路功能。
v 學員請自備:筆電
工作坊報名方式:
本工作坊免費,一律採取網路報名,每人限報一場,報名時間即日起至 10/24 止,經講師篩選 後擇優錄取。每場正取 15 名,備取 5 名,請以個人名義登錄會員後進行報名手續,以確保參 加本館活動權益。請詳實填寫活動報名表,簡述您的相關經驗與參與動機,您報名的場次如有 需自備物品,請於報名表註明您可攜帶的物品,以利主辦單位統計。正取及備取名單於 10/31 前公告於本館網站並以 e-mail 通知。若您是候補成功者,將於 11/12 前以郵件及電話通知。報 名網址:http://www.ntmofa.gov.tw/chinese/Activity_1.aspx?SN=4211
本課程因名額有限,請勿報名後又缺席,以避免浪費資源,並且造成有心學習之朋友不 便。
錄取者請於活動當日9:50前至活動地點辦理報到,逾時未報到者,由網路報名候補及現 場報名遞補。因故無法參加者,請於活動前三日自行上網取消報名,若報名後無故不參 加又未辦理取消者,本館將列入限制日後參加活動之機會,敬請合作。
主題:新媒體藝術發展與自造者運動風潮的關係 對象:對新媒體藝術發展與自造者運動風潮有興趣之一般民眾 主持人:蔡宏賢(Dimension+創意總監) 講者:小林茂(日本)、劉得志(中國) 、柯智豪(台灣
論譠 FORUM 2014/11/16(日) 13:30-16:15
時間 time | 議程 Agenda |
13:00-13:30 | 報到 check in |
13:30-13:35 | 開場 Opening |
13:35-14:00 |
日本新媒體藝術與自造者運動的發展 The Media Arts and the Maker Movement in Japan |
14:00-14:25 |
中國的自造者生態系統 The Maker ecosystem in China |
14:25-14:50 |
醫療、藝術與科技:經過藝術手段將科技介入醫療 Tech, Art, Medical: Share experience about Art to be Medical interface -柯智豪 Blaire Ko (台灣多媒體藝術家,音樂製作人) |
14:50-15:00 | 中場休息 Break |
15:00-16:00 | 綜合座談 Panel discussion 主持人 Moderator:蔡宏賢 Escher Tsai(Dimension+創意總監) 與談人 Panelist:小林茂 Shigeru Kobayashi(日本)、劉得志 Kevin Lau(中國) 、柯智豪 Blaire Ko (台灣) |
16:00-16:15 | Q&A |
論譠報名方式:
免費參與,採網路及現場報名,共 200 個名額,依報名先後順序錄取,額滿為止。即日起至
11/14 開放網路報名,錄取名單公布於本館網站,不再另行通知。錄取人員因故無法參加活動,
請於活動前 3 日上網辦理取消,若報名後無故不參加活動又未辦理取消者,本館將列入限制日
後參加活動之機會。活動當日請提前報到,逾時未報到者,由現場報名遞補。報名網址:
http://www.ntmofa.gov.tw/chinese/ProjectLecture_1.aspx?SN=4248
講師介紹:
劉得志(Kevin Lau) 柴火創意空間 Seeedstudio 設計師,青年創客,開放社群經理。
曾為推廣互動媒體技術與人文相結 合的情懷,與好友發起互動小店計劃;
也曾於香港從事新媒體藝術創作, 舉辦團隊新媒體藝術展,
現任職於全球第三大開源硬件服務商 Seeed 的 社區團隊,
承擔全球創客社區搭建、推廣創客人文情懷、讓人們生活滿 滿正能量之偉大使命。
2013 年由他主導設計的”深圳創客地圖“被著名的 英國 V&A 博物館收藏。
2014 年主辦深圳 Maker Faire。
台灣 柯智豪(Blaire Ko) 多媒體藝術家/音樂製作人/藝術工程師
曾任職於倫敦 Albion Gallery, Amber Museum ,下北澤多朗美術館,並
於中國,紐約,柏林,坎城等地旅居並為多項藝術計畫之技術統籌。
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作曲組,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資訊通訊與
介面,政治大學 LIVING LAB。其藝術作品與計畫涵蓋公共與演出等形式
並常討論人類情感與群體行為。
台灣 蔡宏賢(Escher Tsai) LAB By Dimension+ 致力於數位藝術研究、推廣與創作
曾任宏碁數位藝術中心專案經理
多項數位藝術創作與中心規劃、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計畫主持人
微型樂園創辦人與創意總監。2005 年開始每年舉辦大型數位藝術工作坊
教導並協助學生、設計師與藝術家撰寫程式與創作。
推動自由軟 體 PLAYAROUND 創作工作坊,2013 年 成立 LAB By Dimension+。
Sold Out
Order Time 11-14 to 12-26
給熱愛藝術的你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