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美聯社
🇷🇺俄羅斯
23日,俄羅斯約90個城市發生了抗議活動,民眾頂著零下50度的極低溫,上街要求當局釋放反對黨領袖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在這場全國性的遊行中,當局逮捕了3000多人,而納瓦爾尼的妻子尤莉婭(Julia Nawalnaja)也遭逮捕。
圖片說明:圖中為反對派領袖 納爾瓦尼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抗議的起因』
納瓦爾尼是知名的反貪腐運動家,深受俄羅斯年輕人的支持,去年8月,他在自西伯利亞飛往莫斯科的班機上,突然昏迷不醒。爾後送往德國治療,法國及瑞士的實驗室證實納瓦爾尼遭受的是前蘇聯研發的神經毒劑,所幸搭乘的班機飛行時間不長才得以倖存。
22日,納瓦爾尼返國後,在機場立即遭到逮捕,俄羅斯的年輕人便透過TikTok號召民眾在23日上街遊行。當局出動了防暴警察與民眾發生了衝突,而遊行也在許多人遭到強制逮捕、警棍毆打後落幕,但支持者仍持續號召下週末再次上街。
『事件背後的政治謀算』
俄羅斯當局在總理普丁20年來的執政下,對於反對派始終採取高壓政策,透過鎮壓的手段剷除異己。而納瓦爾尼是當局最大的對手之一,在過去十多年裡,始終帶領著被壓迫的反對派。
納瓦爾尼表示,此次的毒殺事件是由總理普丁所策劃,將其逮捕亦是出於政治目的。而在上個月他發布了一段錄音,內容是一位據稱自己是俄國情報局的特工承認發動了毒殺行動。
然而,當局堅稱錄音是偽造的,且表示在納瓦爾尼送往德國之前,於俄國的治療中並未發現中毒的跡象。而總理普丁亦公開表示,當局確實有監控納瓦爾尼,但並不代表要謀殺他,且若俄羅斯情報局執行任務不可能會留下活口。
圖片來源:美聯社
『結語』
俄羅斯雖為一民主國家,但仍有許多高壓政策限制著民眾的權利,不只是上街遊行可能遭受逮捕,動員的方式亦可能被從源頭切斷,像是此次透過TikTok號召遊行,當局即可能會限制人民對於TikTok的使用。(延伸閱讀:俄羅斯主權網路)
然而,俄羅斯高壓政策的背後仍有許多備受人民支持的原因,像是對外的強勢外交維持國際地位等,但消失的言論自由,也可能因為難以傾聽到社會中的其他聲音,而承受著錯誤決策的風險。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7yrvok 莫斯科時報
https://reurl.cc/4ya7mV 美聯社
https://reurl.cc/OX08q9 德國之聲
延伸閱讀:沃德-互聯網時代 主權網路的發展
https://reurl.cc/V3Ev5Q
By 阿天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