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商業模式
講師 : Page 鄧培志
在課堂的一開始,培志就提出了一個創業初期的致命傷 ─ 高達 95% 的人無法精準的描述痛點。以「大學生對人生感到迷惘。」這句話為例,為什麼大學生都是迷惘的?是對學業迷惘,還是對職涯、社交或是感情呢?這樣不夠直觀的句子只會讓人更摸不著頭緒。此外,講師也提出了幾個大家常犯的錯誤:太多專業詞彙、太冗長或是用結論句呈現痛點,這些都是在釐清痛點時要避免的。好的痛點應該要簡明扼要、邏輯嚴謹而強而有力。
那麼該如何找到最痛、最關鍵的那一點呢?這時候,就可以善用痛點數據化來幫助你釐清。
假設你今天要賣兒童玩具,你的主要客群是兒童,但是付錢的卻是家長。這時候,你的玩具不只要能夠吸引兒童的興趣,更要符合家長心中「適合小孩的玩具」的期待。
儘管現在網路很發達,但不要什麼都依賴 Google。記得一件事:問人最快。比起在網路上大海撈針,不如直接訪問你的潛在客群。問出來的結果往往會更直觀、更即時的反應市場。
雖然問得比查得快,但不要問蠢問題。像是去訪問戴眼鏡的人:你有戴眼鏡嗎?這樣的行為不只浪費時間,更無法幫助你找到痛點的核心。
痛點數據化的一大關鍵就是要有足夠的數據量。樣本太少,你分析出來的結果會和現實有很大的落差,很容易以偏概全,因此要有足夠多的資訊才能建立公信力。
找到痛點之後,要如何進一步轉變成商機?這時候,釐清自己的商業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事。了解各種商業模式的特性,找到適合自己的經營方法,才能創造最大的商業價值。
傳統商業模式以實體、線下的經營為主,也就是過去主要的商業模式。大致可以分為六大領域:製造、分銷、零售、加盟、服務及廣告。
互聯網時代模式著重於線上的經營,透過網路的便利性和滲透性來提供更即時、更彈性的產品與服務。這種模式不但是近年興起的商業模式,更是未來必然的趨勢。
而在定位商業模式時,你可以問自己:你要跟誰收錢?誰是你的客群?客群不一樣,適用的商業模式固然不一樣。
以下為幾種互聯網時代模式:
- 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 ) :主要是整合企業 ( Business ) 以及上下游廠商 ( Business ) 的商業模式。
- B2C ( Business to Customer ):企業 ( Business ) 藉由互聯網,將商品或服務提供給消費者 ( Customer ) 。
- B2G ( Business to Government ):近幾年興起的新模式,由企業 ( Business ) 向政府 ( Government ) 提供網路數據,進行交易。
講師拋出了一個問題讓大家思考:Youtube 的商業模式是哪一種呢?從同學們的討論中,可以聽到 B2B 和 B2C 兩種答案。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呢?事實上 ─ 兩者皆有。甚至 B2G,也是 Youtube 的商業模式之一。 Youtube 的客群不只有一般大眾,更包含投放廣告的廠商,以及需要後台數據的政府。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可以不只有一種,善用不同模式的優點,混搭不僅可以讓經營多元化,也能夠更有彈性!此外,講師還提到 B2B 是幾種模式中相對穩定、成熟的,建議未來大家在創業時可以優先考慮。
抓住痛點、定位好商業模式之後,便要來驗證實行的成效。在驗證時必須掌握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 MVP ( Minimum Viable Product )。透過最簡可行產品,用最快的方式,來驗證想法的可行性。而轉換率可以視為衡量的指標。什麼是轉換率呢?以 Fb 貼文為例,看到貼文的人數中有多少人按讚、分享,就是你的轉換率。為了搜集這些數據,可以善用 QRcode、優惠碼、表單等工具。
在每一次的驗證裡,目標是要提升轉換率。這裡有些原則需要注意:
MVP 三個字中,最重要的是「Minimum」。最小化的目標不僅可行性高,也能夠利用最低的成本掌握問題所在。
驗證過程存在太多變數時,我們很容易無法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循序漸進,一次驗證一件事情,才能看到問題的核心。
頻繁的測試、驗證,可以幫助我們在問題一發生時就立刻修改。讓自己隨時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才不會繞了一大圈又回到原點。
市場隨時在變動,結論是有時效性的,驗證要快、狠、準才能掌握最準確的訊息。
以上是創創入門第五周的課程紀錄:商業模式。我們對痛點跟商業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學習到了如何實際應用在創業初期,甚至是生活當中。相信大家看到這邊,一定都迫不急待想要好好應用這些知識,讓創業更順利快速!現在就動起來!
© blink.com.tw
1 則回應
匿名
2020-10-30 23:48 #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