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接近九個月的實習,很多人會問我這段時間我究竟做了什麼?學到什麼?被拋出這樣的問題總是一時不知道從哪一個部分說起,才能夠完整表達我所得到的一切。
在Blink,老闆給了我們很多選擇的機會。實習生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負責的專案。在這九個月內,我做過的工作包羅萬象,在每個專案中都學到了不一樣的技能。市場調查研究,讓我學會怎麼從事前精確地設計問卷,得到質化的目標信息;經營粉絲專頁,我知道什麼樣的文案或是圖片能夠吸引目標客群;全權負責一個專案,我了解到時間管理的重要,並且開始用數據資料來支撐我的提案;設計向客戶提案的簡報,試著透過精簡又有力的方式來傳達重要的概念;當一個實習生團體的組長,我學會溝通、傾聽,練習帶領一個「團隊」去完成專案。
實習生每個禮拜定期需要和老闆開會報告進度。剛開始開會總是會被老闆的回應所震懾,我們都太容易把自己的思想侷限住,卻忘記跳出框架外才有更廣大的發揮空間。有時候會覺得一下子從老闆那裡接收到了太多資訊,反而不知道從何著手,但經過消化後,將老闆提出的建議和自己的想法融合、深入研究,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老闆也會在開會過程中不斷反問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若是你提出的方案沒有實際的數據資料或是消費者洞察去支撐,往往會被問得啞口無言,有如行銷課空想的行銷方案,與實際執行面總是產生落差。
老闆鼓勵我們去發想、去提案、去驗證你的想法是可行的,我聽過很多現在Blink有的東西便是前幾屆的實習生所提出的例子。我們那屆有另一個實習生的提案已經被排入未來開發的計劃之中。而我自己在專案中所提出的insight,也被延伸應用在之後的實際應用。在Blink,你不只是一個小小的實習生,因為你可以站在第一線和老闆討論,你的一個小小的想法,隨時都有可能被運用到實際商場中去被驗證。
實習前,先確立自己的目標及目的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了解自己,確定未來的職涯方向」一直是我來實習的其中一個重要目的。也因為在這邊嘗試了各式各樣的工作,我在這過程中更加的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喜歡做什麼樣的工作,也因此更確立了未來努力的方向。而從老闆身上所學到的:透徹的分析能力、強大的思考邏輯及做事的態度,更是我面對未來種種挑戰的必備武器。
謝謝Blink,我大學生活中最重要的里程碑。(文/童千倚)
© blink.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