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版完整版文章:https://www.instagram.com/p/B4xMUBInCkH/
Medium版完整版文章:https://pse.is/TQZ62
看到標題的多數人應該會感到訝異:「用興趣找工作才能做的快樂」這不是天經地義的嗎?為何會是一種迷思呢?首先是其實大多數的年輕人並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根據史丹佛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顯示
12到26 歲的年輕人只有 25% 的人清楚自己的熱情所在,其餘高達 75% 的人卻不清楚
「我都不知道我到底喜歡什麼了,即使想要努力也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前進。」這是高達四分之三的年輕人的心聲。再進一步來說,這些人並非沒有熱情的事物,只是他們的這些興趣有極大的機率無法轉換成工作。根據心理學家羅伯特.瓦勒朗的研究結果
有96%的年輕人興趣是運動、娛樂等較難轉換成工作的事物,只有4%的人興趣就是工作及教育本身。
就像是大家都喜歡旅遊,但能成為一個收入穩定的全職旅遊部落客簡直微乎其微;大家都喜歡打電動,但能將打電動的技能練到極致,成為電競選手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延伸閱讀:【分享】我們不是草莓族,只是找不到容身之處的社會新鮮人與看不到未來的學生)
儘管有些人進而求其次的做一些從自身興趣衍生出來的職務,像是喜歡打電動,所以對code有點興趣,進而當工程師或是進電競產業成為產品經理。但絕大多數的人,無法以興趣作為工作,也無法找到從興趣衍生出來的職務,只好找了一份與所讀科系相關、看起來唯一能做的事情作為工作,最後發現無法從工作中得到成就感,無可奈何的將日復一日的工作視為無趣卻又無法捨棄的雞肋。
回想你高中最喜歡跟最討厭的科目。以我為例,最喜歡的是英文、最討厭物理。背後的原因是【我擅長英文→所以考得好→因此得到成就感】、【我不擅長物理→總是考不好→因而感到挫折】。
發現了嗎?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更能因為「擅長」、「做得好」而從中得到「成就感」,因而讓大腦認為這個東西是自己的興趣。而職涯是很廣泛的,並不像高中考科這麼的狹隘,就像專精英文科系的人能夠衍生出來教育、文學家、翻譯…等職業。
那麼從職涯的角度,要怎麼找到自己擅長的事與大腦擅長的部份呢?以下提供兩個方法:
IG版完整版文章:https://www.instagram.com/p/B4xMUBInCkH/
Medium版完整版文章:https://pse.is/TQZ62
https://www.instagram.com/inawang_lifestyle/?hl=zh-tw
【面試】FMCG MA全系列(中)!聯合利華客戶發展儲備幹部
【面試】2018統一藥品暑期實習:平時累積的那些小事打造自己和他人的差異化
本文章發表於:工作。實習。打工心得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