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Blink徵文Elite 修煉之路,大家都在分享如何成為頂尖菁英的過程與方法時,我想分享給你的是成為Elite過程中,你應該學會的自我保護與覺察方法,因為我發現Elite 的特質是好勝心強,總是想要在工作的領域中積極表現,獲取老闆及主管的賞識; 只要有目標可以追求,Elite 就會為公司打拼到沒了自己,但過程之中往往犧牲掉健康及生活,等到發現的時候,不可逆的傷害可能已經造成。所以學會辨識有毒的職場環境可以幫助你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減少身心損害。
-------------------正文史----------------------
30歲以前的我被有毒的職場環境迫害到身心俱疲仍不自知; 總覺得是自己不夠好,一定可以努力完成超量的工作loading來達到公司的要求和期望,殊不知是整個有毒的公司文化導致各種挫敗及失靈。直到離開了那家公司,到美國工作後,我才發現原來以前所待的職場環境有多麽不健康。
一間公司的職場文化風氣來自於領導階層的行為表現;老闆如果獨裁專制,情緒化,總是用過分的言語羞辱員工,就會導致有毒的職場環境。高壓不友善的職場環境不僅會減低員工的工作效率及創造力,更會導致公司長期無法穩健拓展;在一個不會成長的公司工作,你可以想見你的未來會有什麼發展嗎?
良好的職場環境會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的加入。舉例來說,大部分的人傾向去大企業或知名外商公司的原因除了薪水比一般公司來的好,履歷看起來漂亮外,通常在教育訓練及管理系統上是有比較完善的制度及規劃;也就是說在一個是優良的企業文化之下,員工是有發展與進步空間的。
但這當然也不代表外商公司就沒有有毒的職場文化,畢竟一個團隊的好壞,大多都端看管理階層的領導風格,而人為因素通常也是最難以預測的。
請你評估看看自己所待的環境是否值得繼續耕耘,還是時候到了腳底抹油就要快逃?
公司的核心價值模糊:當公司的核心價值模糊不清,容易讓員工不知道要以什麼目標去共同努力,導致員工失去替公司打拼的熱誠,最後就是變成領一份薪水做一份事。
沒有平等表達權:因為主管的個人喜好及自我中心,員工或下屬的一些忠懇建議常常不被聆聽,甚至受到嘲諷,久而久之會導致團隊墨守陳規,工作士氣低落的現象。
沒有自主發揮的空間:老闆/主管是控制狂完全沒有給予員工/下屬適性發揮的空間,一切都要按照他的步驟來,一沒遵照就會暴怒,時間一久,員工就會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僅主管累死自己,底下的人也變得沒有靈魂跟積極性。
人員流動率高:超高的離職率是一個公司制度及環境有問題的現象,當身邊一起共事的夥伴常常換人,不僅會增加工作負擔也會對團隊產生不信任感。
八卦風氣盛行:公司聊八卦的風氣盛行會助長負面工作情緒的能量進而降低工作效率,同時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你會變成被人拿來聊八卦的對象。
推卸怪罪的文化風氣:主管總是扮演雙面人,怪罪卸責是公司的常態。想想看,是否每次一發生問題,主管不是出面協助解決而是跟高層或其他部門的主管聯合卸責,最後你變成代罪羔羊?面對這種情況,我強烈的建議不用再跟隨這樣的主管,因為這樣的歪風長久下來會嚴重打擊你的心理健康,工作都做不完了,還要擔心被攻擊的可能。
辦公室政治:辦公室政治的現象讓員工不能專注在提升工作效能,反而需要花更多時間及心思去討好某主管或選邊站。
公開言語羞辱的管理模式:毒職場環境最令人無法忍受的便是主管或老鳥的惡意言語攻擊或羞辱,通常目的都是為了貶低他人價值來達到優越感;如果遇到這類型的主管或老闆,千萬不用忍,除了要表達自己的原則底線外,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離開這樣的環境,因為你不需要被這種方式對待。
沒有適當的工作交接及教育訓練:另一個最常見讓人無所適從的便是公司沒有完整的教育訓練SOP,卻要新進員工,一下子就掌握所有資訊及工作流程,面對老鳥的不耐煩態度及各種新環境的壓力,通常會對經驗不夠的新手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
加班文化盛行:當加班是公司常態,不加班反而是不敬業的表現,表示公司或團隊的工作量及人力分配有嚴重失衡的現象。建議必須設立停損點,如果是長期看不到盡頭的無止盡加班,久了不僅身體健康受損,沒有適當的休息也會造成長期積勞,有害身心健康。
最後我想要說的是,如果你發現你的職場環境有毒,不要還硬撐覺得有一天會變好,或者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你的能力有問題;勇敢地做出決定,你值得追求更好!
以上就是我的Elite修煉之路經驗分享!
感謝你願意花一點時間來閱讀本文!
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請給我個愛心呦!
你的任何支持與鼓勵都是讓我繼續創作發文的最大動力:)
-------------------------------------------------------------------
對時尚產業求職有興趣的讀者,也別錯過白玉的精選好文喔!
-------------------------------------------------------------------
如果你...
歡迎加我IG/ FB &YouTube 訂閱
內容專門提供:時尚商業資訊、職場心得&觀點思維!
IG 追蹤:@baiyu_insight
FB 追蹤:@baiyu.insight
YouTube:@白玉 Bai Yu
© blink.com.tw
5 則回應
匿名
2020-07-05 18:15 #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7-06 14:08 #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7-15 01:14 #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7-27 15:12 #4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8-06 01:16 #5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