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勢險峻的 2020 年,我很幸運在歐陸疫情情勢上升之前確定實習落點:六月底至九月初,我將成為 Facebook 的歐洲總部愛爾蘭辦公室的 MBA 實習生。我的職位將是 Community Ops Project Manager,負責現今網路原民最重視的網路行為規範,以及確保網路言論自由與安全的數位專案。如今因為歐洲國家尚有物理移動的限制,同時臉書也依舊還沒開放辦公室空間,我將在巴黎遠端連線,全程以線上方式進行實習。雖然可惜,但我想這也可能是唯有 2020 年才有機會擁有的體驗吧。
由於我與臉書之間簽訂了保密協定,無法透露臉書面試中涉及內部資訊的問題,因此在此篇分享中,我反而希望以另一個角度切入,跟讀者分享我的準備過程,以及是如何透過專業人脈網路(Professional Network)以及面試(Interview)的過程中,描繪出臉書的樣貌,以及到底在臉書工作的人,在意什麼樣的特質。
我在多年前畢業於台灣大學財金系與外文系,是今年就讀於 HEC Paris MBA 學程的學生。在來到法國以前,總計四年正職工作經驗,主要都在外商金融業服務。我在 2016 年時以儲備幹部(MA Program)計畫進入花旗銀行,主要負責台灣中小型企業數位轉型以及消費者金融端的數位銀行專案。同時,也由於我對人文議題的熱愛,以及對於性別議題的關注,我是花旗銀行內部平權組織 Citi Women’s Network – Taiwan 的創辦人,負責串接跨部門資源,監督公司內部環境與政策。工作之外,也是 HeForShe Taiwan 的團隊成員之一,曾邀請雅馬遜台灣總經理參與跨領域的專業人士分享以性別為切點的領導經驗。
我是透過 HEC Paris 學校徵才平台得知臉書的實習職缺。然而學校只是訊息公告,真正的職缺細節以及職位,都還是以臉書的徵才網頁為主。歐洲地區各個辦公室定位迥異,每個辦公室都有不同類型的職能,就我目前所知,英國倫敦辦公室主要是歐洲研發中心,擁有(相較而言)較多的工程職能;法國巴黎辦公室則是有因應時尚之都的市場特色,擁有非常特殊的精品事業線,專門為品牌服務;愛爾蘭都柏林則是歐洲與中東大區的區域型辦公室(EMEA Region),因此專案以及徵才都是以這整大區的受眾與用戶為主。我錄取的這個 Community Operation 專注於優化臉書的社群規範與用戶體驗,處理的議題諸如用戶隱私安全、網路言論、道德爭議事件等,都是不會因為國界而受到限制的命題,也是因為如此,才更需要多元的背景來反應 EMEA 地區複雜的文化背景與社會脈絡。
臉書的實習生面試流程不會太複雜,主要就是履歷初審、書面問題審核、第一輪面試(30 分鐘)、第二輪面試(連續三人各自 30 分鐘)後就會知道結果。與大部分大型公司不同,沒有遊戲化的線上個性測試(我個人不甚喜愛這個部分但這似乎是一個求職潮流)或是線上量化測驗。整體作業速度也非常迅速,通常在面試後兩天內就會知道結果,而下一階段就會在隔週進行。整個流程跑完,約莫一個月上下就會知道最終結果,可謂乾淨爽快。
想看更多內容,進到官網的專欄文章看更多👇
不只是一間科技公司:Facebook 歐洲總部 MBA 實習生面試分享
想獲得我們第一手消息的話,歡迎追蹤我們的臉書: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 則回應
匿名
2020-06-24 00:00 #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