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37天。在騰訊工作最常聽的一句話是:「以產品為導向,重視用戶需求。」無論大小型的互聯網公司亦多設有“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簡稱PM)”或“產品負責人(Product Owner,簡稱PO)”一職,產品定位除了需要結合公司融資目的、平臺調性或企業文化、戰略發展方向之因素,一項產品更可能決定公司的興盛或衰敗。像是以短視頻社交軟件(包含抖音、西瓜視頻等)聲名大噪的字節跳動,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同時也正在改變全球用戶對於觀影習慣的革新及流行趨勢,先驅者優勢使得後來騰訊推出的微視、百度的全民小視頻都難以超越。
為了本次主題,我特別向身邊分別在世界500強的互聯網公司:騰訊、百度、網易的產品經理朋友們,問到了當時他們面試的題目和經驗,並且歸納出在大陸面試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崗位「必問的三個題目」,想成為互聯網產品經理看這篇就對了!也可以看看 我用這三招拿到世界500強工作 瞭解求職正確的心態。
-------------------------------------------------------------------
產品思維是理解需求、用戶和商業化三者之間的關係,而當今互聯網公司很喜歡在做產品强調的「用戶導向」,則是放大用戶面向來思考「站在用戶的角度看問題」這件事。如何為你的產品找到目標用戶?如何解決用戶的痛點並觸及用戶的爽點?都是做產品前需要理解及思考的問題,也是在答題是能夠切入的維度。
下面以一張圖解釋何謂產品思維:
(圖片來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文章:认知:什么是产品思维?)
舉例來說,當時我朋友回答的是「知乎」這個產品,邏輯如下:
我最喜歡的是「知乎」這個產品。知乎是一個問答網站,用戶可以通過發問尋求解答,或是回答他人的問題協助解惑,知乎從“協助用戶解決問題”到“用戶對某事有什麼看法”,再到“請分享這方面的經驗”應有盡有,當用戶在遇到上述情境時,可以隨時隨地的在知乎上搜尋答案,並進而建立一個社區式的互助氛圍,解決了用戶在使用廣大搜索引擎無法立即獲得需要答案的痛點,同時達到其他同類問答型產品所欠缺的社區互動性需求。
將回答内容剖開來看,其實就是這個邏輯順序:
1.產品替用戶解決的問題為何?
2.產品如何滿足用戶?
可以這個句式:Users will desire some functions for specific purposes. 來闡述用戶、需求目的、功能。
3.同類型的產品相比起來如何?
除了讓面試官知道你對於同類型產品、產業的瞭解程度,還能展現具備競品分析的能力。
-------------------------------------------------------------------
首先,切忌以「我認為/我覺得」做為起始,產品經理通常非常注重邏輯思維,也就是「客觀」的闡述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在遇到這類型問題可以用下面這套話術打底:首先理解這個產品的設計目的為xxxx,該產品目前存在的問題為xxxx,我目前提出的解決方案為xxxx,從而達到改善產品的目的,並可以透過xxxx方法得到驗證。
1.產品設計目的:也就是它想為用戶解決的問題是啥?通常分為主次要目的。以騰訊的QQ為例,主要目的就是聯絡親朋好友並分享生活,但對於學生黨來說可能還包含通知學校或班級消息等次要目的。
2.產品現有問題:產品在被用戶使用過程中,遇到了啥問題?舉例來說,隨著微信推出QQ的用戶大量流失,因此QQ可能面臨了用戶黏性、用戶體驗的問題,QQ現有功能相較於微信的不足為何?是否在使用流程上出了問題?還是應該明確產品定位來拉攏目標用戶?
3.提出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可以是版本迭代或功能變革,是優化還是追加功能依照剛剛闡述的問題大或小而定。假設提出的問題是用戶黏性不足,增加QQ空間的個人化玩法,包含但不限於自定義頭像框、裝飾、字形字體、情侶空間等,就可能是解決方法之一。
4.方案驗證方法:如何得知你的解決方案是否有效?需要透過驗證方法佐證。以上面的解決方案來說,QQ APP的DAU、QQ空間的點擊量、相關個人化功能的購買量等,就會是驗證標準。
(圖片來源:網絡表情包)
-------------------------------------------------------------------
沒有所謂好的產品經理,只有適合與否的產品經理。很多人懷揣著對產品的熱忱,或者對於產品經理高薪工作的期待而加入,卻在工作後開始認爲產品經理不符合預期,可以看下圖來試想產品經理的一天:
(圖片來源:少數派-包几君PRO)
我在網易的朋友用了一個很特別的說明,提出他認為的產品經理工作内容:以第五人格的角色來比喻產品經理的工作,初期你會像盲女,因為對於產品尚在摸索狀態,需要不斷用方法洞察用戶的痛點及需求,就如同盲女敲拐杖才能得知監管者的位置那樣;中期是祭司,利用技能連結不同功能的人(程序猿、設計、市場...)為了產品的共同目標聚集、努力;後期是醫生,不停修補、調整所有會掉用戶的產品相關問題,必要時還需要像牛仔一樣背些東西,例如背鍋(咦)。
可見市場分析能力、溝通力、領導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都會是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特質,但在受訪的幾位產品經理們都表示,所有的特質最重要的莫過於對產品的持續熱愛,並對某一類產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產品經理的能力養成也可以從曾經參與過的產品經驗、平時對於個人成為產品經理的軟硬技能培養、時刻關心相關產業的動向和競品等開始。
如果對產品經理工作有興趣且想瞭解這份產業現況可以點擊 2019 台灣網路業產品經理產業調查報告:薪資、轉職、工作內容分析 查看。
-------------------------------------------------------------------
#【互聯網知識專欄】延伸閱讀
有空也來粉專找我唄!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0 則回應
匿名
2020-06-15 08:19 #1
實用!有舉例說明感覺更具體了
2
2020-06-15 08:20 #2
37的好文又來了❤
那你覺得非本科系想做PM如何入門呢~
2
2020-06-15 08:22 #3
第五人格的比喻也太酷了吧
2
2020-06-15 08:23 #4
小粉絲表示:最近每週一更太幸福了~~~~~
2
匿名
2020-06-19 15:38 #5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6-20 14:38 #6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6-24 00:53 #7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7-14 00:13 #8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7-14 00:28 #9
鼓勵了作者
0
2020-07-23 10:10 #10
#1->感謝支持呀
#2->非本科(計算機、理工)想入門PM,我建議可以先從修課開始,熟悉一些PM常用的工作法,例如流程圖、系統後臺分析等等;再來還是建議要具備程式語言能力,在和技術溝通上會更加順暢。
#3->484!偷偷說我最喜歡玩園丁哈哈
#4->額,結果後來就。。。這周會更新(拍胸保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