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2. 終結飢餓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 Production)
這天下午,有幸參訪慕名已久的剩食餐廳Instock。在阿姆斯特丹店經理Sarah的分享中,我們循著脈絡,聚焦食物浪費問題、認識團隊的創業試驗、規模拓展、未來展望。我也喜悅地分享,來自台灣的實習生黃尹宣至Instock取經後,進而歸國創立的「Pick Food Up 扌合 生態廚房」故事。
Sarah提到,食材來源,也會受到節慶等因素變動,例如聖誕節時超市的短暫假期,導致許多食材未能銷售,成為浪費;Instock因此反而可蒐集到更多、更好的食材(如香檳、牛肉等)也特別打造聖誕特餐,讓人們更了解此現象。又如萬聖節:超市為了擺飾大量採購南瓜,節慶後不得不淘汰;像是去年附近的AH店鋪,不小心因訂購錯誤,把20顆南瓜訂成200顆南瓜;Instock則接受了180顆,甚至開發了全南瓜主題菜單!
身為基金會,Instock的收益,是為了永續經營;終極目標並非營利,而是拯救更多剩食!除了最直接的,透過餐廳營運,累積拯救食材總公斤數;更透過倡議連署、教育活動,提升大眾意識;並持續努力讓Instock空間及故事對外界開放,將想法向大家分享,期望模式能夠複製,讓影響力擴散。
Instock的創立,即來自Albert Heijn大連鎖超市的內部創業;食材供應鏈上,也因為集團的大力支持而無後顧之憂。綜合自身參與社會企業創業,面臨模式創新、缺乏資源管道、社會影響力重重挑戰的經驗,我認為,造就Instock成功的關鍵之一,即是能提供資源、核心業務合作輔導的大企業支持。如Albert Heijn不只提供食材,更能分享資源人脈、協助媒合廠商、確保Instock克服供應鏈的挑戰等等;或許,Instock至今難以被新創複製的原因,差別即在於有無這般強大的關鍵伙伴支持吧!
充實的參訪行程,由Instock創意晚餐畫下句點。繼下午茶的藍莓薄荷馬芬、起司牛肉球之後,今日晚餐的新奇料理,有著蕃茄香草油冷湯、南瓜魚醬脆餅佐花椰菜、炸魚脆薯佐醬烤茄子、香蕉馬卡龍棉花糖佐藍莓凍……每一口,都令人無比驚奇;難以置信,奇形怪狀的食材,經過創意烹調,也能如此色香味俱全,打造視、嗅、味覺的全方位驚喜體驗!
以五感體驗的Instock剩食餐廳,讓我們見證結合企業供應鏈支持及社會議題的創新創業;Amsterdam Smart City,體現城市如何透過平台,整合各界角色,讓永續種子在城市各角落發芽,漸漸茁壯。期待明日於B. Amsterdam、Impact等循環經濟城市的相關參訪,我們將再更完整看見,阿姆斯特丹城市的社會創新實踐!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106年 青年國際事務人才研習團 - 荷比團 Day 12 心得經驗分享
永續發展,荷蘭案例,國外實踐,海外實見。
2 則回應
匿名
2020-04-13 01:45 #1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4-15 16:41 #2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