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14億人口的行銷策劃是什麼樣的感覺? 台灣人為什麼拿不到offer? 關於Marketing ,一直是他人對我的"評價",久而久之催眠成自我認可。出發前,與Lucy(曾在上海Sephora實習,畢業後被主管找回的學姊)聊他的轉換跑道歷程,她說:「人生這麼長,工作種類這麼多,趁著實習期間多方接觸,也未嘗是壞事,有可能我會發現這個產業我更喜歡,就算不喜歡,我也能更加確信我自己想往金融方面發展。」因為這段話,讓我某個夜晚意向180度大轉。除了Finance,在中國這個各行各業應有盡有的地方,嘗試些台灣少見的行業或發覺自己的另一種可能,也許更難能可貴。所幸進入marketing的門檻相較沒那麼高,進入幾家agency面試,如果你本科非marketing想體驗,或是marketing但在台灣機會少,不妨來上海看看。
Stop1:京東數科-PM
大家都知道支撐中國的三巨頭-B.A.T.,但京東、美團、字節跳動(創立抖音、飛豬的公司)更是新起之秀。京東一開始只是銷售產品的B2C公司,後來發展成像淘寶一樣甚麼都賣,商品不及淘寶的多樣,京東的主要優勢是物流。京東旗下的京東數科網上資料極少,只知道前身是京東金融(JDD),改名後業務擴及數字城市、數字營銷(數字可以大致意會成台灣的數位),以數字科技助力產業智能化、互聯網化。
♦面試背景
粗糙理解公司背景後,總結是一家走向數位並且轉型成功的金融公司,可能還承包一些幫助客戶數位化的case,需要實習生幫忙想些創意營銷的方案。
♦面試經過
這是唯一一家phone interview(因為Product Manager出差),只記得一整個面試過程中像被大砲不停轟炸,結束那刻只剩骨灰。第一、京東數科更像一間投資公司,且與政府密切聯繫(國家重點企業),面試中主管跟我分享了五年以來中國的發展,例如: 房價哄抬,當大家都瘋狂投資房地產時公司需要做什麼樣的投資規避風險......等,五年的中國化作10秒的敘述,真的很牛。第二、北方腔的一些發音我聽不懂導致聽得很吃力(猶豫要把普通話能力改成略懂)。由於我沒有深入研究過中國的發展,也沒有意料到這個崗位的內容,當下就覺得一定是謝謝再連絡。
♦面試心得(史上最曲折的offer~~~)
1.對的職位出現在不對的時機。
比起之前的實習機會,這份可能是含金量最高的,可惜從對話中我知道Manager更想找一個能馬上上手,幫他分擔得助理,衡量自己只有不到4個月的實習時間,近乎告訴自己放棄。如果之後想回歸金融財務規劃,去中國讀研究所,這會是我的首選(以金融面向快速了解中國)。
2.因為台灣人,所以沒拿到offer。
幾乎所有企業,無論陸企、外企,都有一個背調期,調查你有無犯罪紀錄等,期間長短各公司狀況不同。面試完同樣過一個禮拜,居然收到京東數科Manager的微信私訊(感謝自己少根筋把微信帳號用手機號碼),跟他討論我的concern後他推薦了我幾個文章可以先看,並希望我連假後直接到公司報到。隨即收到京東HR的電話,說明台灣人的背調期在他們公司要10天(還不包含假日),公司在這方面較嚴苛,等於半個月後才能入職。後來Manager因為太晚才能入職 & 驚訝我是台灣人,就不了了之。
3.浪費時間的journey? 其實滿有價值的
台灣人的"嗲"口音在上海是相當有辨識度了,你不說,面試官也會問你是否來自台灣。經過這次事件後,發現「你是台灣人嗎?」不是排不排斥的問題,或許就是背調期的考量吧。只是沒有想到京東他們沒有聽出我是台灣人,當初也覺得沒有告知的必要。因此建議大家在大陸面試時在自我介紹一開始可以提及。
雖然最後喪失機會,但有了manager的微信,可以不時地看到他的收藏與分享文,其實這個荒謬的面試經歷也滿有價值的。
在數位化的時代下,品牌方更重視線上投放廣告,就牆外FB、ins、google、各個電商平台與牆內抖音、快手、淘寶、京東、小紅書、微博、微信等(平均每個中國人手機有66個app),企業不可能每個都砸重本投放廣告,如何將既有的好廣告觸達到對的人群、渠道,除了事前的市場調研,也需要投放後的監測,因此嘗試性的投遞SEM。
♦面試背景
隸屬於WPP旗下(含奧美、智威湯遜、凱度等),WPP在上海有自己的一棟建築叫做WPP Campus,離復旦大學單乘公交不考慮堵車約30分鐘。個人猜想Campus代表著WPP有對整個市場營銷完整的系統,從市場調研、廣告拍攝到落地都能一手包辦,且"Campus"凸顯內部都是年輕有創造力的夥伴。
♦面試經過
在事前其實做了滿多功課的,了解一些專有名詞如RTB、CTB,還有業務流程。但面試時還是提出同樣的問題confrim。面試的主管是一個年輕"無"活力的女生,算是我的理解跟實際最貼近的一次,告訴我SEO與SEM的差異,前者更偏工程統計,SEM是根據數據製作最佳投放策略,但面試官說SEM更注重執行力,策劃是在屬於SEO,簡單自我介紹以及對SEO行業的想法後,主管雖然說我的談話內容都偏策劃,但看我的經歷執行力應該也挺不錯的,當下就給了offer,可以馬上上班。
♦面試心得
應該說自認注重執行力的崗位容易被取代,還是對整個上班環境的要求,我認為一個好的實習不只是JD,更看重與主管的契合度(包含主管怎麼看待實習生)。雖然有WPP的經歷的確在之後轉其他子公司十分有利,跟HR延後了回覆offer的時間,最後確定拿到想要的實習後就婉拒了。
♦面試背景
同樣在WPP旗下,智威湯遜的知名度大約僅次於奧美,很幸運的HR在面試前先打給我確認嗜好、興趣後,幫我找到了一個與la prairie長期合作的team。
♦面試經過
面試主管是復旦MBA的,是一個成熟穩重的媽媽,是我面試下來最喜歡的主管,感覺他對待La prairie彷彿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客戶,雖然感冒戴著口罩,談論工作時眼睛仍閃著光芒(不是淚光!),AE在這個team主要是負責對接國外la prairie客戶,英文能力要求非常高。整個流程談了30分鐘,近乎是在聽他的精品課。雖然面試崗位只是AE,但他說了句很感動我的話:「我鼓勵你去嘗試任何東西,甚至是電腦系統、資料,雖然我很忙可能沒時間帶你,但有任何問題我都可以幫你。」也與我分享了歷年來的實習生以及他對實習生的期望。
♦面試心得
真的很心動去智威湯遜,不僅是公司名字/環境,可以看出主管在lux的經歷更是不在話下,顛覆了傳統FMCG的營銷模式,la prairie目前不在也不想在快手與抖音露出,比起銷量,他們在乎的是品牌價值與地位(小紅書還是serena說服下才創立官帳)。最後同GroupM & 週薪200,心痛得婉拒了😢。
全球第二大廣代公司IPG,旗下有Mccann、萬博宣偉等,Golin雖然不那麼知名,卻是讓McDonald's開始重視公關、行銷的推手,進公司後更發現客戶都是全球500企業。
♦面試背景
在廣代業其實非常少有這個崗位(記得只有兩家),其實當初也不怎麼聽過Golin,主要是因JD上的"leave your textbook alone" & " help other teams plan"打中我對進入這行的初心。
♦面試經過
唯一需要先經過筆試(中翻英)才進入面試得公司,是由兩位台灣主管面試,問了平常會用的軟件?關注的話題?明星?遇到過的困難?三個缺點優點? 以及簡單的case study。全程大約一小時,這個team不像其他崗位是專負責一個客戶,較像是協助各個account team前期營銷策略,所以有機會接觸各個行業,這也是我最後選擇這裡的原因,很感謝他們在我實習的過程中依據我當初得志向給我任務,而且讓我參與整個專案過程。
♦面試心得
唯二有寄feedback mail的,在面試過程中感覺得到這個崗位承擔的事物相當多,但主管偏向讓實習生自己try,再給出建議。在從智威湯遜面試搭電梯的時候接到面試錄取通知,當下就直接尖叫同意! 雖然論薪資他不是最高的、論環境不是最好的、論名聲不是最響的,論主管也少了與大陸人共識的機會,但綜合起來卻是最符合我的。我始終很慶幸自己選擇了Golin,這個溫暖又好笑的大家庭,謝謝Zhou讓我當了一日面試官、Annie的包容與信任、Juno讓我參與大主管與客戶的brainstorming、Miki的關懷。謝謝你們讓我用coca-cola(我最敬佩的FMCG)結束這段只有三個月卻收穫滿滿的實習。
Q: 實習,學習重要還是名氣重要?
A: 取決於你(一)大幾? (二)多了解自己? 其實你內心早就有答案只是想要他人肯定
在知名公司下好的崗位實習,一定是最佳解。可惜公司愈大通常愈不可能給實習生"重任",試想我們想深入學得必定是公司直搗核心的業務或資料,不可能輕易將這些攸關公司發展的資料洩漏出去的(小的公司可能只是小摔、大公司是慘摔)還有加上溝通成本,能給實習生能做的真得微乎其微。我有個室友,在知名市調公司實習,即使他能力很好先前實習經驗豐富,該公司也只讓他做數據整理、歸類(市調公司通常一個case就有上萬筆資料需要大量實習生一個一個過濾),室友說光是那一桌就有25個實習生,事情做完就是做自己的事,沒什麼機會跟主管深度交流。所以,不論是在台灣或大陸,選擇新創公司或大公司會是大家常需面臨的問題。
(一)還有多久時間可以實習
「實習就是拿來學習跟探索自己」如果是大二的實習,我肯定的說學習大於公司名聲,通往更好的實習或找到理想工作,可以靠洗知名公司經歷進到面試,也可以靠你的achievements,雖然前者較吸引眼球,但因為也才大二,既然現在就拿的到大公司的機會還怕未來沒有嗎?
(二)認識自己
針對大三或以上的實習,又回到你的職涯發展-對最終目標的刻劃,小公司的優勢不外乎容易跟大家打成一片、各個職位你都有機會了解、累積人脈,大公司相對比較侷限在一個部門。如果我很確定行業+職位,我會選擇大公司;確定行業+不確定職位,則小公司;不確定行業+確定職位,其實agency(乙方)真的是個很好的機會,或許知名乙方是大小公司間的balance吧。
#你可能還想看 :
[海外實習]致我的專業-財務類(bilibili, 愛奇藝, 歐舒丹, Volvo)
#下一篇預告 : 等我人生有所領悟再說
#如果你不喜歡我的文章,就按愛心;喜歡,就追蹤我!
#歡迎私訊我,我可能會回!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1 則回應
匿名
2020-01-18 15:36 #1
好棒的分享!!!!
1
匿名
2020-01-18 15:39 #2
鼓勵了作者
1
2020-01-19 12:43 #3
很實用
0
匿名
2020-01-19 18:27 #4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1-21 02:30 #5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1-24 23:53 #6
鼓勵了作者
0
2020-01-29 16:02 #7
強者我室友!
0
匿名
2020-01-29 16:02 #8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2-07 11:41 #9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2-09 23:21 #10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20-03-06 00:22 #1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