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奴制被廢,黑奴得到解放後,形成了爵士樂的根底:銅管樂、Blues。
作為一種音樂形式看似簡單,實際可以有幾乎是無窮的變化,
一直是任何一種爵士樂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它成功地保持了自身獨立的存在。
可以說如果沒有Blues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搖滾樂(搖滾樂史可參考其他文章)
簡單說明一般Blues特點就是:
它以每八或十二小節為一個樂段的音樂所組成,歌詞緊密,它的“憂鬱”
樂句給人種哭訴、無助的感覺,藍調音樂是抒發演唱者的情感,
直接陳述內心的想法,很重視內在情感的宣洩。
-19世紀早期 Blues(藍調音樂)
藍調音樂最重要的作曲家即是WC Handy,
這位1873年出生於美國的“藍調之父”,創作了許多知名的藍調音樂,
例如:St. Louis Blues、Yellow Dog Blues、
Aunt Hagars' Blues、The Memphis Blues、Beale Street Blues。
旋律較簡單易懂,加入大量藍調和教會福音歌曲的和聲,更強調鼓節奏的律動
也延伸出靈魂爵士樂(Soul Jazz)和放克爵士(Funk Jazz)。
它的代表性樂手和團體是:鼓手亞特布萊基(Art Blakey)領導的五重奏
The Jazz Messengers和MaxRoach的“Clifford Brown”五重奏
-1950晚期-1960早期 Free Jazz 自由爵士樂
自由爵士樂的誕生有其政治上與種族上的背景因素,
因為它曾是黑人爭取人權與自覺運動的戰歌。
創始人Ornette Coleman在1960年專輯《Free Jazz》為名,
同期的代表人物包括Cecil Taylor和Albert Ayler等人,
後期的倡導人則是John Coltrane。
自由爵士樂是捨棄在它之前的爵士樂和弦結構,
重新建立自己一套鬆散、自由的集體即興演奏方式的音樂型態。
不重覆疊句和變化不定的進行速度,夾雜著人聲的哭號、小號或薩克斯風的樂器悲鳴。
自由爵士樂在和聲,旋律方面沒有太多的限制,
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可以大膽,自由,隨心所欲地發揮。
-1960 Latin Jazz 拉丁音樂
拉丁音樂融合中南美洲的爵士樂,古巴Mambo、
巴西Bossa-Nova、Samba等,其中最流行的為Bossa-Nova。
Bossa-Nova用輕快自若的節奏與演唱引人入勝。
bossa為才華特殊的含義,nova為葡萄牙語,意為無拘無束。
-1970 Fusion Jazz 融合爵士樂
1960年代末,全球掀起搖滾浪潮,年輕人都痴迷搖滾樂,搖滾開始侵蝕爵士樂的領域,
直到80年代所有有關此類型風格的爵士樂,
被稱為搖滾融合爵士樂(Jazz-Rock -Fusion)
那時搖滾樂天王“ 披頭士 ”受到樂迷的熱烈歡迎,逐漸影響爵士樂。
Miles Davis就以加入搖滾樂作為策略,推出2張結合搖滾樂節奏、
電子樂和爵士樂的成功專輯《In A SilentWay》、《Bitches Brew》,
隨著Miles Davis所代表的搖滾爵士樂風開啟之後,
隨之而起的就是所謂的“融合樂”(Fusion),
直到80年代所有有關此類型風格的爵士樂,
被稱為搖滾融合爵士樂(Jazz-Rock -Fusion)
樂守門開始從古典樂、非洲音樂,並融入自由爵士
在這一波風潮中,以小號手 Wynton Marsalis 為首的回規傳統熱潮中:
一個以咆哮樂風為基調,有紐奧爾良爵士樂、搖擺樂與靈魂樂色彩,
高度強調演奏技巧與典雅旋律的所謂“ 新古典主義”或“後現代咆哮樂”。
-1980 Smooth Jazz 輕柔爵士樂
一種以商業為導向的跨界爵士樂,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成為主流
1992年Kenny G 發行 「Breathless」專輯,讓他的聲望到達了世界巔峰。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