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 "防禦性悲觀"
是指當意識到可能失敗或表現不佳的時候,出現的一種自我價值保護策略
目的是迴避自我價值否認的負面結果
簡單點說,就是期待不那麼高,失望就不那麼難受
當意識到打擊已經不可避免的時候,不如安慰自己坦然接受
反正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萬一有所轉機呢?
即便不幸真的失敗,不是早就已經接受了嗎?
"喪文化" 從某種程度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流行,還是一種態度的集成
"雞湯營銷"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無孔不入的滲透到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疲憊不堪
我本人由衷的無法理解雞湯文化,這些亢奮的人
在殘酷現實的社會裡孜孜不倦的創造著粗鄙虛偽的假象
一次次的賣弄著看似積極向上實則毫無現實意義的人生哲學
不停的折騰著貧瘠生活中所剩無幾的寶貴沃土,並且在上面擦滿標語
而在現實中長大的絕大部分年輕人,度過了最初的叛逆和迷茫期之後
面對冰冷殘酷的社會,深知需要何等的努力和技巧,才能勉強在世界上體面的活下去
反雞湯的 "喪文化" 就是一種態度,這種態度明確的表明和虛偽雞湯的對立
玩笑中透著坦然接受的淡定
其實每一天都在本本分分的扮演者自己的社會角色、搬著自己的磚
喪就是一種墮落,他們要不沉默地在深淵裡掙扎,要不就已經成為黑暗的一部分
這些邊緣的人,很少和主流有所交集
說了這麼多,我覺得喪,還是一種逃避
因為我們其實根本沒有權利,放任自己真正的懶散放縱
只不過是無能為力時的一點自我矮化、精疲力盡之後的一點自我安慰而已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 則回應
匿名
29 days ago #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