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各位 Blink 佈告欄 上的寫作者,我是 @Andy編,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在佈告欄上爆文的共通點。
若你是初次開始嘗試寫作,或是寫作的過程中,閱讀量遇到一點瓶頸,想要更加提升自己的文章熱度,這些都是很有幫助的寫作秘訣!
「你的內容不是不好,只是要懂得聰明的方法。」
以下的內容是整理一個月內,在「點閱」表現最好的前三十名文章中的共通點。期待你看完之後,也能寫出紅到發紫的爆文,讓更多人關注你的觀點與想法!
如果有人問你,文章最重要的元素是什麼?應該有超過八成的寫作者會告訴你「內容」。
但在你的好內容被閱讀之前,不只需要有好的標題或圖片「吸引讀者點進去」,你更需要安排你的字句,讓它「好讀」,方便讀者輕鬆地讀懂你的重點。
該怎麼做?這邊提供三個步驟:
善用文章編輯器上的「格式」鍵,例如:用不同標題創造層次,或用粗體斜體表達不同含意。總而言之,讓你的文章賞心悅目,內容也更讓人信賴。
好的內容,除了讓文章本身受歡迎,也會增加讀者對你個人的信任感。
在 Blink 佈告欄 上有兩種內容的文章特別受歡迎,分別是「引起共感的觀點分享」與「具體價值的乾貨」,讓我們拿例子說明。
如這三篇文章:
這些文章雖然沒有用上述的小標呈現架構,也沒有圖片吸引點擊,但都有超過四千以上的瀏覽數。
我發現,因為這些內容都很像是在「跟一位很有想法的朋友聊天」,除了選擇的人稱都是第二人稱以外,也透過個人觀察、身邊的真實故事與口語化的表達,讓這篇文章比起說「很有內容」,更會偏向於「有趣的分享」。
社群是人與人所組成,不僅歡迎所有人分享想法,也期待每個人都能平等的加入討論。如果你沒有很豐富的經歷或知識可以分享,不妨從你在生活中的觀察開始?
可以參考以下這三篇文章:
@徐小兔 [ 職場觀點談 ] 離職如何走得漂亮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別誤信「離職我最大」
@Rita 管院四年的反思:管理作為學問的影響力與侷限、在台灣主修管理的最大收獲?
這種文章的最關鍵的兩個要點是 -「解決問題」與「清楚邏輯」。
如果標題下得好,點進文章的人就會有一個「共同想解決的問題」,例如:離職該如何做?為什麼能者總是多勞?
透過列點的方式,讓複雜的回應被系統化地吸收,同時也透過層層推演,讓讀者跟著你的邏輯與思考模式前進。
這種文章最容易爭取信任與追蹤者,不過要確保,你真的有做足夠的功課或有豐富的相關經驗,不然被打臉就很糗啦。
最後一個技巧,是你可以現學現賣的好方法。保證你看完絕對直呼:「太實用!」
在每週排行中,我們發現每十篇就會有兩篇的心靈、兩篇閒聊與至少一篇的觀點放送。
但根據每週的流量排行,前幾名分別是:
我們推測,心靈之所以最高的原因是「最容易引起共鳴」。無論是在開學時人際的挫折、愛情經驗的渣男渣女、或是前陣子許多作者在討論的高低層次,其實都是透過具體的生活經驗,讓讀者學到別人的教訓,在文字中獲得療癒。
書籍版則是因為,有許多作者會在 Blink佈告欄 上分享自己閱讀的讀書心得與摘要,豐富的內容與好懂的精華整理,讓書籍版形成了一個不同於其他版的特殊風氣;
而旅遊版呢,不僅是曬美照,讀者也透過照片和行程,想像自己在未來的旅遊規劃。怪奇事務所的所長也有一篇文指出:「其實規劃旅遊,比旅遊本身更讓人開心!」。
在不同的版,讀者也會有相對不同的期待與閱讀習慣。作為寫作者,不妨開始嘗試在不同的版寫作。搞不好你其實很適合寫旅遊或推薦書呢?
「回覆此文章」與「標記」是在 Blink佈告欄上非常好用,但比較少有人注意到的兩個技巧。
「回覆此文章」,除了可以根據原文作者的內容進行討論,你的文章也會出現在原本議題文章的下方。簡單來說,如果原文變得很熱門,你的文章也會被許多人看見。
而「標記」就像是在臉書上的 tagging,只要小老鼠(@)後面加上名稱,就可以吸引被標記者,無論在引用其他文章,或單純想要分享其他作者給讀者,都非常適合!
但在 Blink佈告欄 該怎麼做呢?要注意以下三點:
(1) 用英文版的小老鼠
(2) 小老鼠前要空格
(3) 打完後不要急著按enter,讓@後的文字下面保持底線
接著只要等個一兩秒鐘,建議選項就會出現囉!
每週,Blink 佈告欄 都會選出幾篇內容有趣或含金量很高的文章,在我們的「BIGStudent 粉絲頁或IG」和每週選文的整理。
社群方面的選文標準,小賣一下關子,下一週的文章再跟大家解密 - 社群小編的選文秘訣,該寫什麼、怎麼寫更有機會被選上。
至於每週選文的部分,我們都怎麼找這些文章呢?除了熱門的文章以外,也會找一系列有共同主題性的文章,例如前週的自媒體經營,就是因為注意到有好幾位作者都有提到自媒體的相關內容。
所以當你在選擇寫作主題時,不妨先觀察版上有哪些被熱烈討論的主題或內容;或是當你寫完一篇文章後,標記其他作者,邀請他們一起寫相關的主題。
選文的目的是讓好的文章被更多人看見,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寫一篇有內容有觀點的好文章。
讀了這些技巧與秘訣,還不趕快把這些技巧用在你的下一篇文章?
@Andy編 悄悄話: 如果對自己寫的文章很有信心,也歡迎你直接標記 BIG STUDENT 大學生 說「我要上選文!」。
© blink.com.tw
1 則回應
2019-10-26 00:36 #1
推實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