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上一次回臺灣跟朋友見面,聊了一些高中發生的趣事,之後又聊了一些產業問題,結果他說你現在滿口的大陸用語,例如臺灣-人工智慧、大陸-人工智能,臺灣-網路、大陸-互聯網,臺灣-營運、大陸-運營......,當然不可否認用詞上有很多的不一樣,而且在一時半刻也改不過來。
很多人可能會羨慕大陸的高薪,或是會調侃說又去撈人民幣,也會有人說再多的痛苦還不是你自己的選擇,但其實大陸未必是高薪,來這邊工作與實習或是交換也未必是要撈人民幣,而這些痛苦會成為將來的回憶,每一段經歷不可能只有開心,如果只有開心的話,那這一份經歷一定不可以讓你深刻,來到大陸這邊生活,可以從一開始的新鮮到後來的厭倦,再到最後懷念臺灣的美好。
但改變不了的是大陸帶給我的改變,之前在上海實習,又或者現在北京實習,都可以看到地鐵隨處可見的招募機會與創業的廣告,新聞媒體播放的科技早報、互聯網新鮮事,這些是臺灣接觸比較少的,每天都會接收很多的人、事、物工作訊息,而每一個產業的快速崛起與衰退,每一次體驗都可以發現很多產品線上與線下的功能又迭代了。
哪些公司又大規模裁員人,哪些公司又大規模的招聘,你想要頹廢也沒有辦法,只有努力充實自己,才不會被這個競爭的時代所淘汰,只有不斷精進自己知識與技能,在這裡,大家是在比較誰生活的更不舒適。
在這裡充滿著機會,但是機會卻不會眷顧你,除非你準備好了,又或者你自已去爭取,最近我剛好找到一個綠色投資的實習,發現跟未來論文可以結合,但是距離租屋處有將近2小時的車程,當下是想要放棄,但是還是問了hr可不可以遠端實習,我可以不要實習經貼,只求他們錄用我,其實在大陸這樣的無薪實習是很理所當然的,就連大廠給的實習薪資也是少的可憐,就拿百度來說本科100/天,研究生120/天,其他一些知名投行100/天,騰訊本科120/天,研究生150/天,當然還是跟一些職位有關係,但是大多都是這一個定價。
在這裡除了環境競爭激烈,還存在著階層差異,你每天可以血淋淋的看到,每一個階層打拼生活的方式,外賣小哥在風雨中為了搶單不畏風雨,最近北京颳起怪風,就有一位外賣小哥被招牌砸死,他們為了一個好評,會賣力擠出微笑,打車師傅在中午接單,沒辦法吃午餐也是常態,半夜為了接單,可能需要在五分鐘內起床洗漱出門開車,每天手機上的APP,下載了什麼,又更新了什麼,買飯、買菜用了什麼平臺,打車又出現了什麼平臺更好叫到車,結帳買單下載什麼APP免排隊,不間斷的在改變。
地鐵一班又一班,上面載著一個個上班族,車上補眠的補眠、講著電話討論公事的談公事,飯館裡獨自一人用餐的非常多,吃飯一個人在這邊完全不奇怪,像我到這邊我也一個人去天津、一個人去上海,一個人到大城市打拼,朋友就算在同一個城市都彼此忙碌的生活,並且距離也遙遠,租房與陌生人合租共用廁所,這些都是北京的生活日常。
其實很多南部上來臺北的也算是小小北漂,其實臺灣大家都在罵薪水不漲,其實另一個層面是減少差距,所以也有人說台灣迎來了均貧,而不是均富,臺灣的地價已經相對香港、南韓、中國大陸穩定很多,當然薪水也相對穩定很多,大家在臺灣看到的貧富差距在大陸可以被放大成一百倍甚至更多。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5 則回應
2019-05-21 20:12 #1
北漂辛酸真的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完的,只能說有好有壞,但選擇了就必須要堅持下去,不論在哪都是一個道理。
p.s.大陸叫人工智能喔,第一個是不是沒改到XD
2
2019-05-21 21:54 #2
# 37天
對ㄟ....沒有改到 哈哈哈 大大也很有感吧!!
2
匿名
2019-05-22 11:58 #3
鼓勵了作者
1
匿名
2019-06-04 15:01 #4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9-06-04 15:09 #5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