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社會中,人們將歧視冠以傳統之名,將自身的行為合理化。對於少數群體的保障,總是需要將血淋淋的代價擺在眼前,我們才能認知到以往的漠視與壓迫。
鄧如雯殺夫案爆發後,社會才意識到“法不入家門”、“清官難斷家務事”的傳統觀念下,女性在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再加上傳統婚姻家庭中女性地位的不對等,導致婦女遭受家庭暴力而無以自保的情況。最終在社會各界團體的奔走下,催生了家庭暴力防治法,打破法不入家門的觀念。
對於同性戀保障以及性平教育,葉永鋕事件我們猶如昨日發生,在同志權利的爭取上,這些年來在社會中不曾有所間斷,最終台灣迎來了2017年的大法官第748號釋字,這些年來台灣同性婚姻釋憲案的努力終於有所成果。
但大法官的釋憲也為同性戀議題引來前所未有的關注,社會上對於同性戀議題有了更廣泛且更激烈的討論,以前不為社會所注視的漠視甚至默許的狀態,正反方儘管有不同的意見,但尚未激起激烈的衝突,但是在正式躍上檯面後,激烈的衝突於是產生。
在以往社會認為同性戀只是社會中的少部分,甚至是邊緣群體,但在現實生活中,同性戀可能就存在於你我的交友圈,只是我們未曾察覺。
這些人可能因為社會、家庭、工作等各種因素的壓力,社會的異樣眼光與歧視,讓他們不願意承認其同志身分,要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層面對於同志的歧視,從小的性平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對於某些團體指稱性平教育會讓學生的性別意識錯亂,甚至讓他們變成同志。這些言論經不起檢驗,也只是徒增笑柄。
對於同志權利的保障以及性平教育的堅持,所影響的不僅是全國的同志群體,更可能關乎你我身旁的同性戀朋友,為了他們的權利,我們應當站出來。
我們現今的成果來自於以往數年的努力,權利的保障不能開歷史的倒車。
---------------------------------------------------------------
北京人大交換系列
其餘系列、觀點放送、書籍閱讀分享等
點擊:【不知所云】作品總整理
© blink.com.tw
3 則回應
2019-05-09 00:13 #1
看完文章特別去查鄧如雯殺夫案,真的很悲傷的故事....
0
匿名
2019-05-14 13:48 #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9-05-20 22:12 #3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