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清官難斷家務事,所以當這新聞爆發,也難斷言什麼,但還是想說說這中間的親子關係
尤其是身為爸爸的,最後說的那句話:「謝金燕妳的身材我借錢修的」
個人認為,趁著時事行銷是每位行銷人必學的,所以若擺脫親情,豬哥亮是很會做這件事,自己或許當下沒有話題,但找自己有相關的人來炒話題,但或許是因為,這個人正是他的女兒,所以更為敏感。
若換個情境,若謝金燕只是一個上班族,他還會執著要與他和解嗎?他要的是一個女兒?還是一個話題曝光點?若他仍然會想和解的,但他卻因為一時生氣蹦出了這一句:「你的身材我借錢修的」,這時候還是不住想問,你要的是一個人與人的關係?還是只要一個擁有權?一個操控女兒的擁有權?
其實在亞洲,很多父母把兒女當作自己的私有財產,所以習慣幫他決定事情,也期待著兒女依照自己的期許走,但這不難想像,畢竟在亞洲,父母親有很大的操控權,這為什麼很多同學填志願需要問父母,交朋友需要問父母,到哪個地方工作也會問父母,老實說,好聽一點是聽取父母親的建議,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是因為,小孩自己無法下決定,而父母也習慣了幫忙下決定。這也為什麼久而久之,亞洲學生難以獨立思考,或是說在年輕時最能夠犯錯時、機會成本最低時卻沒有嘗試去思考、去做決定。
有時候聽到同學們會說,爸媽管太多,為什麼我要做什麼事情,他們都不支持?當下會覺得,怎麼會這樣!不是該讓同學們獨立與學習自我思考嗎?但後來觀察,這些同學因為以往總是依賴父母的資源與建議,所以當現在突然想要自主,父母親無法信任。
有些同學聽了很不服,會說:「但是西方國家,不是父母都讓小孩們自行出去闖蕩嗎?為什麼東方國家不行?一定是我的父母太不懂得變通了!」
或許你的父母真的不夠開明,但我認為有一更重要的因素,是因為你允許你的父母這麼做。
西方國家的父母總是支持著父母親的決定,是因為他們是真的在你18歲時,就讓小孩自我獨立,你若要讀書,你要自己扛學貸,你想要買更多東西,那你可以自己去打工;之前在美國遇到一位老師,他說他現在住家中,但是是每個月要付給父母租金,而他從18歲後,雖然一直住在家中,但也是從那時候就不斷付租金給自己的父母。但也因為他從18歲就自主到現在,他在這段時間環遊世界,到處旅行,他的父母也從沒多說一句話。
但是在台灣,常常是因為,我們18歲後,仍然依靠父母的零用金,但是當自己突然想到要做一件事時,才宣告,我已經長大了我要自主,所以導致,規範不清,自主一半,父母的魔掌還是有一半的掌控機會。怪不得父母,真的只是你自己不爭氣,若你想證明給父母看,那就努力讓自己真正自主,包含經濟端。
回過原本的豬哥亮與謝金燕的關係問題,我想謝金燕是有自知,畢竟當初進演藝圈也是父親的幫忙,雖然後來是自己的努力才造就現在的地位,所以一直有著對父親的敬重,這也為什麼之前有那封家書,願意與父親求和吧。
但除了引進門,後來的地位是靠著自己努力打造的,在受傷後還是自己努力爬起來,加上,另一邊是照顧自己長大的媽媽,一個從來沒有拋棄過自己的媽媽,而一位的真心被利用,不只被利用還被放大,進而影響了另一個自己深愛的人 - 媽媽,才會突然做這麼大的反擊吧。(雖然不少網友說,或許是為了炒新聞,不知道下一場演唱會,會不會上演大和解的戲碼... )
難怪有網友說了一句謝金燕要的是一個父親,不是「豬哥亮」,而豬哥亮要的是一個「謝金燕」,而不是女兒。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 則回應
2016-05-16 11:51 #1
現在身為豬哥亮的爸爸又跑出來爆料⋯真的快要一種歹戲拖棚的感覺
他出來爆料的話,真的更感受到他沒有身為長輩的寬容與包涵,更驗證了他口口聲聲說的愛很虛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