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所謂的完美,但有實在的完善。」
近日,有不少人在討論「設計」,與不久前 sislowly cafe 事件的討論方向不同,基本上,從這次的事件,可以觀察到現今社會對於設計的思考,大多只是將設計視為「視覺平衡」的一種安排。
其實,設計何嘗只是如此?
「完全設計」指的是,從人類學、社會學、哲學、美學種種角度切入的設計思維,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在問題可能發生之前,盡可能排除所有不良狀況的突發可能、引導發展、轉化、組織與變革。
這樣的設計,談論的是「如何激勵人心與行為」,透過各種途徑、方法,以最大限度或最精確的微調,來修正人的屬性,使其積極去想像、去創造。
這樣的設計,研究的是,人的個體、群體在社會上可見,具體的心理現象,和這一切背後的原理,以及可以如何應用這樣的思維模式來組織企業、領導國家。
其中關鍵之處在於科學化,由於這門學科的涉及範圍過廣,目前這仍屬於邊緣科學,突破的關鍵在於要能量化,有客觀評估的方法,並有足夠參考的實驗案例,建立模型、掌握規律。
在這「完全設計」觀念的發展初期,更多時候所需要採取的是直覺式的判斷。
重新設想一下:設計的極限不是完美,不是完完全全的好看即可;設計的極致是完善,完完全全的純善,所指的是可以管理全地球、全人類的思維。
那,這樣的設計可值多少錢?
August 14, 2015〈究極想像之於設計〉竟然
- - -
說得更簡單,設計就是一項與「管理」相輔相成的終極技術,而且還是可以規模化、不斷組合各種元素去應用的科學。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1 則回應
匿名
2018-07-17 19:24 #1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