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室友走進廚房,那時我正在吃著晚餐,他說:「嘿凱莉,我今天看到一則關於台灣的文章!噢......但是有點不好,你想知道嗎?」
我:「當然啊!我想看!」(心想誰敢亂批評台灣,我就可以好好解釋了!)
他翻開這一本德文雜誌,找著那一篇有關台灣的文章。
那是一篇樣本來自於全球各個國家,而寫出的文章,標題是: Schlägereien in Parlamenten(直譯:議會中打架/立院中打架)
Schlägereien in Parlamenten
立院中打架,台灣排名世界第一
看標題就知道是要說這件舉世聞名的「台灣立院打架常態」,但讓我更驚訝的是,他繼續翻著下一頁,指著文章上頭,他說:「啊!這裡!而且是第一名!統計中從1981到2015年之間,台灣是全世界立院打架第一名的!」
台灣立院打架打得全世界都知道,身為一個台灣人的我,已經覺得有點難為情了,又得知竟然是「第一名」!這讓我真的有點無地自容,而我只能打哈哈的帶過說:「呵呵呵......對啊~真的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呢。」
今年都2018了,原來這個世界沒有忘記這些醜聞。
台灣人,我們還記得嗎?那麼現在的立院怎麼樣呢?台灣的政治環境怎麼樣呢?
後來我們開始聊德國議會的事情,才讓我漸漸撫平緊繃的情緒。
多少時間的累積,才能醞釀一次的「崩壞」?
回到房間後我繼續想著這件事情,一邊思考著,或許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讓我想要離開台灣、出國看看。只是這個原因太抽象,也太多層次,我還沒有辦法證明其因果關係是否夠強烈。
台灣立院打架成為常態,這其實不是偶然,是一環扣著一環的,每一個崩壞需要多少時間的累積、多少事情的發生、多少人的簇擁,才能醞釀一次的「崩壞」?
一個好的公司,高層幹部會議抓緊時間開會,無不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工作,提高利潤。若不是因為「會議時間該有效利用」是大部分公司想追求的,我想坊間、網路上也不會有這麼多書籍、文章在討論如何高效管理、高效獲利等。
立院如同一個國家的高層幹部會議,底下的人民更是兩千三百萬之多,在立院打架打得世界有名,這是在做什麼呢?我不禁想問:「立院這個角色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誰來告訴我們,立院的如意算盤是什麼?
表面上,立院追求的是底下人民共同的福祉,實際上,是為了自身能夠保有利益而「打」,打給底下的人看,打給支持者看,打給反對者看,他們知道,這一「打」,是用一點小傷換取更多的權力、權利、金錢和地位,可能吧,掐指一算覺得「ㄟˇ河!」。
是這樣嗎?我不知道。
能不能有個真正的大人出來告訴我們,台灣到底怎麼了。
「如果這個國家夠好,為什麼需要「這麼努力地」去『說服』別人這個國家好?」
出門在外,有身為台灣人的使命感,在外和其他人分享台灣之美時,有時會想:「如果這個國家夠好,為什麼需要這麼努力地去『說服』別人這個國家好?」
如果這個國家其實不夠好,「說服」會不會成了過度美化、甚至是「善意的欺騙」?
當然我自己會反駁:「沒有啊!像是美食,就真的很好!還有台灣的山啊海啊也真的很美!」
先天上的不平等,讓我們需要更努力。
「先」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看得見台灣才可能進而了解,
了解之後,才可能開啟更多平等的對話
先了解而後才能尊重,了解之前要先「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們的處境不一樣,天生註定要「先」讓更多人「看見台灣」,看得見台灣才可能進而了解,了解之後,才可能開啟更多平等的對話?
我們都還在努力......真的還在努力......看見好多台灣人出於對台灣的愛在向外國人闡述台灣,再對比台灣的上位者們(無論哪個政黨),有時候不免讓人覺得有點心酸,底下的人做一百分的努力,都抵不過上位者們的一個決定。
當你們決定在立院打架的時候,給全世界看了笑話,等於是在說明底下努力的人都做了白工,一切重來。
醜聞永遠最容易被記得,比起聽一百次「台灣美食很棒」,如果我是外國人,我一定只記得立院打架吧。況且,幾乎每個國家都說自己的食物好吃呢,也不太能建構起一個特殊的記憶點,但是「立院打架」夠特殊,一聽就會記得。
那感覺像是被賞了一巴掌,
很痛。
厭世,不是偶然。
我認同「事在人為」,但一方面我也認同「環境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在台灣生活的日子,我真的對一些莫名的「崩壞」感到厭倦了,我很慶幸現在可以不需要接收那些「根本對生命毫無意義的資訊」,甚至是看了都會覺得好難過,怎麼我們愛的這片土地,正在這樣地走下坡?
當然在台灣生活也不是24小時都會如此厭世啦,只是,有一種厭倦的感覺,讓我好想找個地方靜一靜。
於是,在我還有能力選擇的時候,我選擇先離開一陣子吧!等待回國的時候,也許風平浪靜了,也許能力變得更好,不只是成為單方面接收資訊的人,而是能夠做點什麼的人。
願 台灣變得更好,
願 不再只是負面消息散布全球。
06 , 2018 Kelly
© blink.com.tw
6 則回應
匿名
2018-06-13 21:22 #1
代表真的超民主⋯只是好暴力
0
匿名
2018-06-14 00:40 #2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06-14 00:45 #3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06-14 11:55 #4
鼓勵了作者
0
2019-03-29 01:23 #5
小幫手提醒:#大學生懶人包 【海外交換全攻略】 裡面有提到這篇文章喔!!
0
匿名
2020-03-15 23:31 #6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