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這系列文章,其實是受到 Evonne Tsai 分享的〈我如何高三大爆發申請上台大財金系〉系列文章啟發,我決定把自己「身為醫科班學生,卻跑去考各種社會組科系」的不孝(!?)歷程整理出來,做個紀錄。
致那些明明擁有文組心,肉身卻被困在理組的少年少女:分類都是別人訂的,自己想要什麼自己最清楚啊!
會有這系列文章,其實是受到 Evonne Tsai 分享的〈我如何高三大爆發申請上台大財金系〉系列文章啟發,我決定把自己「身為醫科班學生,卻跑去考各種社會組科系」的不孝(!?)歷程整理出來,做個紀錄。
得益於國小還不錯的畢業成績,我從國中開始就唸「自強班」。所謂自強班就是菁英班的意思,最大的特色為小班制教學,全班不超過二十五人,儼然幼稚園規格。
在小班制下,每個人能分配到的資源自然比一般動輒四、五十人的班級來得多,當然也更容易被放大檢視個人缺點。
我的缺點就是:數學很爛,是很真誠的那種爛,在國中三年裡不及格的次數絕對比及格的次數來得多。
我常常幫忙發數學考卷,因為那樣就不會被同學看到自己的分數,嗚嗚。
與數學相反,我的國文倒是一直都表現得不錯,英文、社會科也都維持在一定的水準,好好栽培說不定未來可以當什麼法政班前三⋯⋯但在理科至上的學校裡,我只能靠文科來補數理科的不足。
好不容易熬到基測(現在的會考)成績出爐,我的分數剛好到當時北一女的最低錄取標準,吸引了一些地方高中來挖角,最後我選擇了獎學金給最多的那間。金牛座嘛。
於是我和其他成績好的同學,順理成章地組成了全校成績最好的一班。通常這種班從高一就會被當成醬(ㄧ)料(ㄎㄜ)班對待。我們會瘋狂地趕數理科的進度,把早自習填滿數學化學物理生物的小考。
成績好的人,入學的預設狀態就是自然組、醫科班。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有點好奇:「你既然不擅長自然組的科目,為什麼高二不要選社會組就好?」
對,但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
我或許能暫時逃過數理科的摧殘,卻逃不掉這個現實:如果選了社會組,我很有可能得靠指考才能考上我想要的學校。
我不想考指考。
坦白說,我讀醫科班是為了減少考試的痛苦。這裡的考試特別針對大考,像是基測、學測、指考這種考試。直白說就是:
我・非・常・討・厭・大・考。
對於這類一次定生死的機制,我一律討厭,能不做就不做,能只做一次就不會做兩次。相關的討厭事項還有「面試」(下篇會提到我因為討厭面試而特別辛苦的個人申請之路)
目前高中考大學主要有兩條路,一種是考學測,一種是考指考。考指考的人通常也會考學測。兩種考試都一定要考國文、英文、數學。
我死都不要考兩次大考、考兩次數學。
可以說,我對「大考」的討厭程度,超過了我對「數理科」的討厭程度。我願意忍受三年的醫科班課表,換取只需要考一次大考(學測)的報酬。
另外還有一點也影響了我的決策:那時坊間流傳學測對自然組比較有利,社會組通常會以指考決勝負。
具有實證精神的我稍微研究了一下歷年試題,發現比起可猜度高的學測,指考的題目實在太深太細太可怕,就算我讀社會組也沒把握唸好,便毅然決然在高一時放棄考指考。
我的高中規劃:讀自然組,只考一次學測,而且要考上社會組的科系。
雖然早早立下了宏偉的志願,但我連考前一百天都還在匪類,提早以大學生的姿態在高中裡晃蕩。
到了考前六十天,我驚覺離學測只剩下兩個月不到了,終於開始認真衝刺讀書。
我讀書的方式沒有什麼特別的,只能說是懶人適用的讀書法。大方向就是把強項拉到 15 級分、把弱項救到 12–13 級分以上。
這樣的配分至少可以確保我有 70 級分,大多數想申請的學校都可以嘗試。
話說回來,學測考五科,有三科都是我的強項欸!豈不是可以心無旁騖地衝刺了嗎 :)
屁啦。
就算努力地朝著想要的方向前進,平常各種小考月考模擬考還是要準備,很容易為了救那一時的分數而打亂自己的讀書節奏。
再加上醫科班的目標就是要拿 75 級分——沒滿級就不用想上醫科了——在這種氣氛下很難堅持做自己,動不動就會興起「不行!我一定要救數學!」這種無意義的念頭,然後浪費三小時在根本不會考的題目上。
當時的我在這點上沒有控制得很好。如果能重新來過,我會告訴高三的我:「醒醒啊!你要申請的那些學校根本不看數學和自然啊!加權只看國英社啊!數自有均標就行了啦!」
面對學測的正確姿勢:確認目標,投資時間在最有利的科目上。
下篇就等我有空時再整理上來了⋯⋯不介意連到外站又很想看的人,也可以到 Medium 上看:讀醫科班卻跑去考社會組的系,很奇怪嗎?(下)
© 摩佩科技。專屬學生的行動幫手
23 則回應
2018-03-08 #1
為什麼選社會科就一定要指考啦?
1
2018-03-08 #2
考試策略真的會讓結果差很多!超認同最後一段
1
匿名
2018-03-08 #3
鼓勵了作者
1
2018-03-08 #4
#1 當時周遭普遍聲稱學測對自然組有利啊啊啊,年幼無知的我就相信了XD
#2 真的!專注目標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好難啊
1
2018-03-08 #5
這篇分享的很好!當初身邊也是一堆人,只是因為成績好,就被推去讀醫科,到最後,每個都在「找自己」,因為到後來根本不懂為何而讀書
0
匿名
2018-03-08 #6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03-08 #7
嗚嗚⋯下集的連結還要註冊才能看⋯希望可以快點分享過來!😝
0
2018-03-08 #8
想請問大大,在高中時,你覺得有機會知道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麼嗎?是世俗的期許還是自我期許,這件事情在我高中時,困擾超久
0
2018-03-09 #9
現在醫生還是很好賺嗎?會不會未來成績好的,就推去讀二類,當工程師
0
匿名
2018-03-09 #10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03-09 #11
讚讚讚 想知道家人有反對嗎?因為跨組最長會有家人反對
1
2018-03-09 #12
推原PO勇敢,跨組很需要勇氣
1
匿名
2018-03-09 #13
鼓勵了作者
0
2018-03-10 #14
超勇敢
0
匿名
2018-03-10 #15
鼓勵了作者
0
匿名
2018-03-10 #16
鼓勵了作者
0
2018-03-10 #17
想知道有家人反對的情節嗎?
0
匿名
2018-03-10 #18
鼓勵了作者
0
2018-03-11 #19
也想知道父母的反應
0
匿名
2018-03-11 #20
鼓勵了作者
0
2018-03-12 #21
#5 很多醫科同學其實都是「被想要」讀醫科的,有點可惜啊!(當然也有從小立志當醫生的啦,但是少數)
#7 哈哈我會盡快的!這禮拜放上來~~
#8 我其實不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欸,但像我文章裡提到的,我至少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所以只要不是歸在不想要的,我都不排斥去嘗試XD
#9 現在的確當工程師比較有錢途⋯⋯XDD 台灣醫生太操了啊!
#12 謝謝!我只有跨組申請,指考很多跨組考試的更強啊!
#11 #17 #19 剛好你們的問題相似,就一起回答~
老實說,我不讀自然組科系其實沒有遇到什麼阻礙,但選校時倒是一直被施壓去讀國防賺錢哈哈。幸好我從小跟家裡吵架吵大的(?),家人沒有辦法強迫我做決定 :P
雖然每次都會吵很久,但爭得贏就是你的!(我真的很忤逆啊~)
1
2018-03-13 #22
哈哈,吵久了就是你的!
這招真的好用,推一個XD
1
匿名
2018-03-13 #23
鼓勵了作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