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公司都會招MA,就是所謂的Management Associate,儲備幹部的意思。
MA program最大特色有三
1.薪水相對高
雖然不到讓人咋舌的程度,但也算前25%了。
當然了,薪水高,工時也長
有時候寫報告寫到晚上22:00都是有的
2.公司會把你當成珍貴的資產
相較於把你當一項成本,想著怎麼把你cost down,MA可能會比較被珍視,會把資源傾斜分配到你身上
3.各部門輪調
如果還不知道自己想幹嘛,MA會給你一個多方嘗試的機會,會接觸到銀行各個部門的業務
最近去了一場MA說明會,之前也有跟一家美商銀行MA一起吃過飯,我觀察到MA多半有幾個特質
1.溫和又有自信
他們每次看你的眼神都特別真誠XDDD
不是那種Sales的強勢外向,而是一種讓人覺得很溫馨親切(?)的感覺,特別有親和力
但又不會過度溫和,MA的眼神是溫和帶著自信的
2.表達能力一流,組織能力一流
strong MA candidates或是現職MA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表達能力好的沒話說
即使那個領域他們不太熟,照樣能聊上幾句
而且他們能很快透過幾句言語,拼湊出一個概念
那個概念可能不一定正確,但他們能在短時間內接收資訊、吸收資訊、消化成自己的。
3.很願意接觸新事物
也許現階段是因為不太確定想往那個領域深耕,所以選擇當MA,但MA們都非常樂意跟新事物接觸
這一點滿重要的
因為會在銀行各個部門輪調,所以願意敞開心胸接納陌生領域的東西,關係到你的MA生活會不會過得開心,哈哈哈
4.樂意與人互動,擅長團隊合作
MA真的是需要跟同事、主管大量合作的職位,而且MA本身也滿珍惜團隊合作這件事
很多人說自己是good team player都只是面試哄哄HR的,但MA是真的重視這個特質,或者說,他們本身就有這樣的特質,不需要特別強調,你可以感受的到。
舉我跟美商銀行MA相處的經驗來說
假如是一個專案,自己貢獻了XXX部分
有些人在介紹時就會把先簡介專案,再把自己的貢獻優先列出,最後再(象徵性)提到團隊合作的可貴(其實是如果不團隊合作自己做到天亮都做不完lol)
MA介紹專案時,就會把整個團隊一起做了什麼優先提出,
他們語句常常帶有"我們"、"我跟我的團隊",最後再提到自己的貢獻。
不過他們比例都拿捏得很好,既讓團隊性質展現出來,也不會讓自己的角色太黯淡。
再來說說什麼樣的人適合當MA好了
首先,MA非常吃學歷......非常、非常、非常吃學歷
如果說trading room吃財工/統計/應數/物理/資訊學歷
MA就吃名校學歷
有些台灣本土MA還強制要碩士(這我就比較不解了,不過一個本土MA跟我說,是因為台灣學士學歷貶值,不然曾經也沒要求一定要碩士的)
然後,如果你有很確定的志向了,就不要當MA了
之前一個台灣業界前輩就說,你很確定你要幹嘛了,還去當MA,等於你是浪費兩年時間,一直在rotate,比較沒辦法深耕專業
(但前提是你很確定你非那條路不走,不然深耕也有點像是亂種菜)
還有一個香港業界前輩勸退的理由是:MA往上繼續爬的門太窄,你搶破頭成為MA,
兩年後,如果還存活著,沒有被淘汰(有幾家MA淘汰率很高)。
選了部門,還沒塵埃落定,接下來你還要跟各部門的人競爭,搶部門head,
搶完後,還有regional head搶。
有些人(應該說滿多人,感覺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XDD)會想透過MA進trading room
但根據我一個trader朋友的說法是,還不如去美國念統計碩士,而且要拚到top 10的學校
MA是適合還不確定自己要往哪塊發展的人
但不是不知道自己在幹嘛的
老實說,很多MA他們大學實習經驗都很猛,有些人甚至是front office, middle office, back office都碰過。
這些人就算不往MA發展,也能找到不錯的工作,只是MA更符合自己的職涯發展,所以當MA。
X: "我想當MA,因為我不知道我要幹嘛"
O: "我想當MA,因為我還不確定自己的方向,想多方涉略"
By 發霉的青春
Hate rainy days.
2 則回應
匿名
2017-10-21 #1
我聽過學長分享,雖然起薪好像蠻高的,但後來他待了3年年薪都還沒破百,在金融業算慢了!
0
2017-10-22 #2
1F:
我也有聽過這個XD
0